【本報訊】根據聯合報26日報導,香茹(風茹草)傳入澎湖400年,是當地流行的青草茶,近年自義大醫院及義守大學營養系共同發表香茹萃取物可抑癌並預防骨鬆的研究報告後,野生風茹草成為供不應求的搶手貨,農家急於採收,忽略保種,更演成斷種危機,目前民間團體正發起復育工程,進一步搶救。
根據本草綱目,屬於菊科,多年草本生的風茹草,能利尿、治感冒、清熱、治喉嚨疼及增強免疫力。加黑糖煮成香茹茶則能消暑、退火、解渴。因此,風茹茶在澎湖地區成為十分風行的茶飲。而近年醫界發現它有進一步的抗氧化等妙用後,更是變得炙手可熱。
澎湖縣產業人才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雅雯說,風茹自大陸傳入澎湖後,先民用來當藥,澎湖各地懸崖峭壁間與墳墓旁,野生風茹都長得很好,風茹從種子到育成約需1年,農改場則採人工栽植,製成「外婆茶」(風茹茶包)。但現在因為藥用價值高,野生風茹被搶購一空,農家等不及種子落下就採走,形成斷種危機。
林雅雯表示,風茹是澎湖的寶,能進行六級產業的開發,未來甚至開發為生物製藥,如果斷絕,十分可惜。因此協會目前闢建一塊600坪左右的復育基地,以仿野生的方式種植,希望保住澎湖這項「塊寶」。
也關注綠蠵龜保育工作的林雅雯,最近也把風茹揉入麵團,開發出綠蠵龜造型的創意麵包,她說,風茹需要復育,綠蠵龜也需要保育,她把兩者結合,進一步發展為在地的創生產業,也符合澎湖乞龜文化的意義。初步協會指導「慢飛天使」們製作,讓孩子藉由手作過程,更認識海洋保育及風茹復育的重要意義。
澎湖野生風茹幾乎滅絕 民間發起搶救工程--聯合報
- 2018-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