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台灣新生報11日報導,「全民健康保險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簡稱IDS計畫)鼓勵大型醫院與當地衛生所或診所合作,藉由整合提供山地離島住民所需醫療服務,同時還會發展在地化醫療服務。健保署中區業務組昨(十)日指出,南投縣信義鄉、仁愛鄉及台中市和平區等三個原鄉為IDS計畫範圍,服務滿意度高達九成五。
健保署指出,IDS計畫除了提供定點門診,另外還有例假日門診、24小時緊急救護、夜間門診、專科診療、巡迴醫療、居家照護等,甚至加強健康促進、強化居民衛生教育及疾病健康管理等服務,每年額外投注近六千萬元經費,平均每月服務二萬三千餘人次。
南投縣信義鄉IDS計畫自民國九十年起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承作,除了與當地衛生所及診所組成合作團隊,提供門急診、部落巡迴醫療、居家醫療與健康促進活動以外,偕同鄰近多家醫院支援復健科、心臟科、胸腔科、精神科、婦產科及小兒神經科等專科醫師診療。
此外,中國附醫建置IDS個案照護資訊平台來推動全人整合照護,開發山地醫療e點通APP,可進行門診轉診預約掛號,享有優先保留號,醫師也可以透過APP即時掌握轉診病人於中國附醫的醫療回覆資訊,落實雙向轉診。另外,中國附醫提供每家合作診所一套雲端生理量測系統,可以自動量測身高、體重、血壓,數據自動上傳到醫師的診療作業系統。
透過健保署與醫療院所合作與努力,縮短在地醫療的距離,比如眼科巡迴醫療,對於當地兒童視力保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照護有相當大貢獻,精神科診療提供精神患者連續性及完整性治療,同時守護居民身心健康,居家醫療減輕行動不便患者外出就醫的困難,24小時緊急照護更是時刻守護在地居民健康的燈塔。
健保署指出,整體來說,IDS計畫已經有效提升山地離島居民就醫方便性、適當初級照護及強化慢性病照護,今後仍將持續秉持全心全意照顧山地離島,積極整合各地醫療資源,並投入山地離島居民健康照護工作,與醫界一起攜手,深入山地、跨越離島,成為山地離島居民健康的長期守護者。
IDS計畫提高山地離島就醫 滿意度九成五--台灣新生報
-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