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根據中時電子報2日報導,氣象局表示,星期日(6日)上午將發生今年第1次日食,嘉義至台東連線以北地區將可見到日偏食現象。這次可見到日偏食的地區,包含西伯利亞東部、大陸東北、日本,以及台灣部分地區,均可見到不同程度的日偏食現象。
其中在西伯利亞東部所見日面約有62%被遮掩,是這次食象最大的地方。台灣地區正好在日食帶的邊緣,本島部分在嘉義至台東連線以北的地區能見到食象很小的偏食現象,並以基隆所見日面遮掩1.6%為最大。外島部分則以馬祖所見的缺角最大,但也僅遮掩1.8%的日面。
以台北而言,這次日偏食於1月6日台灣時間上午8時0分35秒開始「初虧」,該時太陽位於東南東方仰角約15度處,可見日面的左上側(日面北稍偏西側)邊緣逐漸被月面遮掩而出現缺角,之後缺角向日面的左側持續略為擴展。
到了8時29分左右「食甚」,是見到本次日偏食缺角最大的時候,太陽的左上側約有1.4%被月面所遮掩;最後於9時0分50秒,缺角自日面左稍偏上側(日面北北東側)消失而「復圓」,全部過程約1小時0分15秒。
日食因日面有缺角,古代民間誤認是太陽被怪獸吃掉,因此稱這種現象為「天狗食日」。實際上,日食是月球在軌道上公轉運行時,剛好移入地球與太陽之間,造成視線上日面被月面遮掩的天文現象。
氣象局資料統計,本世紀全球總計發生224次日食,其中台灣可見41次。108年全球將發生3次日食,包含1月6日日偏食、7月3日日全食及12月26日日環食,其中台灣可見到1月6日及12月26日2次日食現象。
氣象局呼籲民眾注意,由於日食發生時太陽亮度仍然很強,必須準備適當的遮減光器具才能觀看,而且持續觀看的時間不能太久,以免眼睛受到傷害。
6日今年首次日偏食 馬祖缺角最大--中時
-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