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碼頭棄置箱肉品 又驗出非洲豬瘟--台灣動物新聞網

  • 2019-01-07
 【本報訊】根據台灣動物新聞網7日報導,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疫情持續升溫,防檢局積極針對機場、碼頭棄置箱及旅客違規攜帶的肉品進行採樣檢查,落實邊境防疫工作,而防檢局5日發布消息,在金門縣水頭碼頭棄置箱內所收集到的「福建同安封肉」和「哈爾濱紅腸」都被驗出非洲豬瘟病毒基因,這已經是國內第9、10起案例,顯示非洲豬瘟由旅客攜帶肉品來傳播的風險仍相當高。
 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表示,1月5日家畜衛生試驗所再次於2件中國大陸的肉品內驗出非洲豬瘟病毒,而這2件都是由防檢局高雄分局金門檢疫站在小三通水頭碼頭的農產品棄置箱所收集到的,其中福建同安封肉在去(107)年12月24日採樣、哈爾濱紅腸於12月26日採樣,都是在今(108)年1月2日送達畜衛所。
 家畜衛生試驗所收到採樣肉品時,即時以聚合酵素連鎖反應等方式檢測,再經定序反應確認後,發現基因片段序列與中國大陸非洲豬瘟病毒株基因片段相似度達100%,這也是繼去年10月底台灣首次在旅客攜帶肉品驗出非洲豬瘟後,第9和第10起案例,顯示旅客自中國大陸攜帶豬肉產品回國,傳播非洲豬瘟的風險極高,未來防檢局會持續加強檢查透過小三通往來的旅客。
 針對邊境防疫單位自去年8月開始採樣到的708件肉品中,有10件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呈現陽性,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表示,從每一起案例的時間點來看,從開始採樣檢查到檢出第1件肉品呈陽性反應相差65天,第1例與第2例相隔13天、第2例及第3例則相隔17天,第4例及第5例則相隔0天,每1件檢出的差距天數越來越小,代表檢出頻率非常密集,而且這些肉品的來源都是不同的省份,顯示中國各地區的肉品已經遭受非洲豬瘟全面汙染。
 另外黃金城也提到,對於旅客違規攜帶肉品的事件,將裁罰金額提高至新台幣20萬後,仍有44件違規案例,而這44件挨罰得當事人有1個月繳款期限,若為陸配逾期未繳,將依規定移送地檢署行政執行處催繳,若非本國籍旅客未繳清罰鍰出境,便會禁止再次入境。
 非洲豬瘟災害應變中心也強調,《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第34條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增列第10項「檢疫物不得以郵遞寄送輸入,以郵遞寄送輸入者,應予退運、沒入或銷燬。」,正式從昨(6)日開始實施生效,未來會能夠更有效防範動物疫病透過郵寄動物產品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