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金泉之後 大陸將推動向馬祖供水--聯合報

  • 2019-02-14
 【本報訊】根據聯合報14日報導,繼2018年8月實現向金門供水後,大陸也已經推動向馬祖供水的計畫。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官方14日透露,為早日實現「榕馬共飲一江水」,福州市連江縣已啟動官嶺至黃岐鎮區供水工程。
 今年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發表的講話曾提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
 報導稱,今年1月,在福建官方提出「推動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後,連江縣成立「連馬率先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進一步加快連馬融合發展步伐。向馬祖供水的議題由此提上日程。
 馬祖位於台灣海峽西北方,由36座島礁組成,與福州市連江縣黃岐鎮隔水相望,主要依靠水庫蓄水、海水淡化及船運淡水,供水成本不僅較高,還極易受天氣影響。2002年5月,福州曾通過船隻運輸2,300噸自來水,向當時遭受缺水之苦的馬祖緊急供水。
 中新社指出,目前正率團在福州參訪的馬祖縣長劉增應接受中新社訪問時表示,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緊密,馬祖旅遊人數倍增,飲用水問題逐步凸顯,希望福州連江和馬祖兩地能加快步伐解決「通水」問題,讓彼此心靈更為契合。  
 據連江縣官方透露,官嶺至黃岐鎮區供水工程分兩期建設:一期計劃從官嶺村的可門港水廠鋪設管道至筱埕鎮的蠣塢村,供水規模為每天5萬噸,投資約人民幣9,500萬元,目前進入招投標階段,計劃近期動工,工期為一年。
 二期計劃從蠣塢村鋪設管道至黃岐鎮區,投資約人民幣1.5億元,作為黃岐半島及馬祖供水的組成部分,滿足環馬祖澳旅遊區的用水需求。  
 向馬祖供水的主要水源來自塘板引水工程。塘板引水工程取水自敖江,分二期建設:一期已建成通水,日供水能力達15萬噸;二期引水工程全長約56.9公里,總投資人民幣9.4億元,引水規模為每天60萬噸,現已全面動工,主線今年下半年可望完工並通水。  
 福州市連江海峽水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裴道曉說,2019年底前,可門經濟開發區及黃岐半島的供水規模將從每天6萬噸增至27萬噸,滿足當地的工業用水和生活用水需求,為向馬祖供水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