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6(自由時報記者吳俊鋒/新化報導)國內僅在蘭嶼與綠島看得到的苞舌蘭,因人為過度採集、開發,以及風災、土石流等因素,導致族群大量消失,被列為極危物種,台南區農業改良場結合學術界,歷經十六年的努力,育成了新品種台南三號、台南四號,昨天正式發表。
農改場辦觀摩會 遊客爭睹
台南三號、台南四號苞舌蘭去年八月在中興大學新化林場學生實習館前試種,今年五月順利開花,且持續迄今,花期半年以上,示範觀摩會引起遊客爭睹和讚賞。
花期逾半年 適合景觀綠美化
台南農改場自二○○三年開始收集、栽培苞舌蘭,並進行雜交育種栽培和推廣工作,先後育出花序集中、植株較小型的台南一號、二號苞舌蘭品種,適合盆缽與花壇種植。今年新育出的苞舌蘭台南三號、四號,為花朵與植株較大的品種,更適合於景觀綠美化種植,花朵約為原生種三倍大,有粉、白、紫紅、黃、橘等,超過十種顏色。
蘭嶼、綠島極危物種苞舌蘭 台南16年育出新品種亮相--自由時報
- 2019-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