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存核廢37年 蘭嶼25.5億補償金拍板定案--自由時報

  • 2019-11-23
 2019/11/23(自由時報記者黃佩君、陳賢義/綜合報導〕蘭嶼核廢料補償懸宕多年,藍營執政時期遲未處理,總統蔡英文昨到台東宣布損失補償要點已核定,將成立廿五.五億元基金給予補償財源。經濟部官員表示,基金數目主要以一九七四年到二千年國民黨政府未發部分計算,但並非一次支付,以動支孳息為主,每年約二五○○萬元。
 蘭嶼鄉長夏曼•迦拉牧表示,補償金採成立基金會補助方式,是經由商議後最好的辦法。至於補償與核廢料遷出無關,鄉民要求遷出核廢料是最終意願。
 蘭嶼核廢料補償懸宕多年,民進黨政府上任後蔡英文於二○一六年代表政府道歉後,啟動調查真相程序,成立「行政院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設置真相調查小組」。去年底政委林萬億公布真相調查報告指出,政府應就核廢料造成蘭嶼原住民傳統文化傳承、社會經濟及雅美/達悟族人身心健康等多方面不利影響,積極提出補救措施,並建議原能會、經濟部和台電儘速制訂補償條例。
 調查報告出爐後,包括相關單位針對補償要點進行溝通,十月底正式核定通過。根據要點,補償分兩種形式,一是撥付回溯補償金廿五.五億元,每年約二五○○萬元孳息,由經濟部、原民會、台東縣政府及議會、蘭嶼鄉公所、鄉代會、台電及蘭嶼各部落推選的代表等,組成十三到十五人董事會決定使用領域。第二種形式則延續台電自二千年後每三年補償二.二億元的「土地配套補償金」,由蘭嶼鄉公所及鄉代會自主運用。
 至於為何基金規模為廿五.五億元?經濟部官員說明,這是根據一九七四年蘭嶼核廢料貯存場規劃興建到二千年間未發放補償的時期來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