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4(自由時報報導)位於國之北疆的馬祖東引鄉有間泰利食堂,餐廳老闆馮立夫從國中就獨自在台灣求學,南北各地、大小餐廳闖蕩,閒暇時玩衝浪、玩重機,甚至跑去當賽車手,直到在東引養豬賣豬肉的父親受傷,人在異鄉的浪子才決心返鄉,開設泰利食堂;馮立夫說,台灣開餐廳比較好賺錢,可是回東引開餐廳,他賺的是「承歡膝下、親情無價」。
馮立夫說,他知道自己有天還是要回東引老家陪伴雙親,想要在老家開餐廳的他,不只台灣北中南到處嚐遍美食,還混跡各餐廳,在中餐、冷盤、日式師傅身邊學習各家精華;歷經不同師傅指導,學習各家之長的馮立夫覺得終於能回家開餐廳。
馮立夫說,東引鄉只有兩戶人家養豬,其中一戶就是他家,選用自家養的豬做豬肉料理,選用自己釣的魚做海鮮料理就是泰利食堂一大特色,他負責廚房,愛妻蔡欣如負責外場,餐廳內處處可見愛妻巧思;蔡欣如說,雖然是在國之北疆的東引鄉,還是希望客人在泰利食堂用餐,不僅可以吃到老公用心烹調的美食,還能夠在舒適又有特色的環境下用餐,在這裡度過愉快的時光。
蔡欣如說,馬祖四鄉五島過去因為冷戰關係開挖坑道,坑道成為馬祖一大特色,當初要開設「泰利食堂」翻修老家,把餐廳規劃於地下室,挖地基時挖到花崗岩石塊,他們決定保留花崗岩石塊,走下位於地下室的「泰利食堂」,階梯兩旁的水泥牆彩繪迷彩漆,讓退伍的反共救國軍老兵來到「泰利食堂」用餐,彷彿又回到數十年前戍守國之北疆、在坑道碉堡的青春歲月。
賽車手攜妻返東引開食堂伴雙親 自家養豬、釣魚做料理--自由時報
- 20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