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抗登革熱 桃園區79里部署誘卵桶-中國時報

  • 2020-09-13
 【本報訊】根據中國時報報導,全國出現1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桃園市就佔15例,且都出現在桃園區,市長鄭文燦宣布將在桃園區79里部署誘卵桶,每里10個、每週回收1次,依誘捕結果製作風險地圖、區分輕重緩急,以利精準防疫,也避免蚊蟲產生抗藥性。
 10例無症狀感染
 鄭文燦表示,桃園共確診15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其中有10例是透過社區健康監測採血站發現的無症狀感染個案,為防堵疫情蔓延,除持續加強熱區環境清理工作,環保局也與國衛院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合作,優先於桃園區各里放置「病媒蚊誘卵桶」,監測病媒蚊數量,並根據監測結果,啟動高風險區域的環境檢查與孳生源清除作業。
 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博士黃旌集解釋,蚊子體表覆蓋形狀及顏色不同的鱗片,誘卵桶為黑色小桶,內裝清水與紙,蚊子「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將在79里、每里以九宮格形式平均擺放10個誘卵桶,1個禮拜回收時,若發現有6個以上桶子採集到蚊子、且出現500顆卵,就列為「優先里」清除孳生源,分級列管巡查,也會將回收卵數上傳E化系統,製成陽性率分佈圖,對比登革熱確診地緣關係,透過科學化數字檢視防疫有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