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9(聯合報報導)金門藝術工作者王明宗近日受貞節牌坊附近民眾請託彩繪「石獅仙姑」,沒想此舉引起地區民眾兩派意見,有人認為是民俗,也有人抨擊「破壞古蹟」,金門縣文化局獲報昨也趕緊到場制止,文化局表示,尊重地方民俗,但會要求他補申請程序。
國定古蹟邱良功母節孝坊下方石柱有四對夾柱石獅,八隻中有一隻與眾不同,全身塗滿豔麗色彩,那就是石獅仙姑,她是金門風獅爺界的獅王、獅首,統管地區所有獅子塑像,生日是農曆八月十五日,所以每逢中秋節,附近商家都會來祭拜它,甚至還會演傀儡戲,為它過壽。
最近石獅仙姑所在的附近店家夢到仙姑托夢,想換新裝,地區藝術工作者王明宗受託,昨日開始幫忙彩繪,文化局到場巡察,即要求暫停彩繪,要求先依民俗慣例報請中央核定,才能再進行。
原本彩繪,在今天下午就可以完工,但文化局出面制止,讓王明宗不敢有動作,但石獅彩繪僅完成2/3,且最重要的眼睛開光還沒完成,眼見石獅仙姑的建醮在即,王明宗今天下午還是趕赴現場,幫忙石獅仙姑畫好眼睛,他說,眼睛沒開光,眼神無光,真的不好看。
彩繪石獅一事,引起網路不少網友攻擊,甚至有人向文化局檢舉,有網友就說,托夢的說法太牽強,也沒有證據,如果每個人用這種說法就可以脫罪,那就太混亂了;蔡姓網友指出,根本是累犯,應該從重量刑。
王明宗指出,他已經補寫申請單;對於網友的質疑,他說,這是民俗的東西,為何要搞破壞。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後續會依文資法要求提送審議,未來也請其依文資法規定辦理,先申請再彩繪,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國立金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曾逸仁表示,依專家立場來論,他覺得要尊重地方的民俗,但也要依法令規範來做,這是國定古蹟,應依程序來進行為宜,否則如果明天也有一個人說托夢要去畫,不就亂套了,他強烈要求,應尊重管理維護的機制,不然會產生管理與保存的困擾。
附近的阿嬤說,其實她從兒時就看過彩繪石獅,幾乎每隔幾年都會來畫,算是習俗;但也有文史工作者建議,石獅彩繪的顏色不要那麼鮮豔,或許就不會太突兀。
金門地標貞節牌坊石獅變彩色 金門文化局急喊卡--聯合報
- 2020-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