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2(聯合報報導)我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衛福部統計,全國醫師普遍集中在西部地區,原住民、離島與高偏遠地區高達87.5%鄉鎮區,醫師人數未達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有3鄉鎮更一個醫師都沒有,預算中心要求衛福部改善偏鄉醫療可近性。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9月初公布,至2018年底為止,全國共有西醫醫療機構1萬2028家,其中包含1萬餘家診所。
但原住民地區中,僅花蓮縣花蓮市、新城鎮、壽豐鄉、豐濱鄉、玉里鄉,以及台東縣台東市、關山鎮、成功鎮等八鄉鎮市有醫院,其餘47鄉鎮僅有診所。
離島18鄉鎮有5家醫院與97家診所,約半數集中澎湖馬公市,澎湖七美鄉與金門烏坵鄉無醫療機構。高偏遠地區63鄉鎮僅8家(位於竹東鎮、恆春鎮、枋寮鄉)醫院、264家診所或衛生所,台南龍崎區與嘉義大埔鄉無醫療機構。
進一步看急救責任醫院分布,至今年4月底止,連江、金門、澎湖與南投等4縣市至今無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整個東部地區也僅三家。至6月底止,全國50個次醫療區域,也有竹東鎮、恆春鎮與花東等7區無中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即便衛福部2019年投入35.1億餘元推動醫療促進與改善計畫,要提升在地醫療與急重症醫療量能,但預算中心發現,對全民健保醫療資源不足地區巡迴服務,西醫、中醫與牙醫仍各有1、49與17個鄉鎮未被照顧到。
除醫療院所外,國內醫師分布也有極大城鄉差距。預算中心表示,至今年1月底止,全國每萬人口醫師數達21.06人,超過WHO每萬人口應至少有10位醫師醫療基本需求標準,但台北市每萬人口有41.21位醫師,金門縣每萬人口卻僅6.56個醫師。
進一步分析,目前全國含原住民、離島與高偏遠地區總計136個鄉鎮市區,共有119個,占總數87.5%的鄉鎮,每萬人口不足10位醫師基本要求,嘉義縣大埔鄉、金門縣烏坵鄉與連江縣東引鄉等3鄉更一個醫師都沒有
新北市坪林區、石碇區、台中市大安區、台南市龍崎區、高雄市田寮區、桃源區、新竹縣峨眉鄉、苗栗縣三灣鄉、台東縣海端鄉與延平鄉等10鄉鎮區,也僅有1位醫師。預算中心批評,部分鄉鎮醫師人力也有惡化趨勢,城鄉落差問題待改善。
我國醫療資源城鄉差距大 88%偏鄉缺醫師、3鄉0零醫師--聯合報
- 20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