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聯合報報導)陸軍金防部烈嶼備隊1輛M41A3輕戰車8日下午發生翻覆意外,造成1死1傷。美軍稱此戰車為「華克猛犬」(Walker Bulldog),全國軍現在只有小金門這個M41A3連,全連有14輛。此型車雖然老舊,變速器與煞車都是機械式的,且汽油引擎極易燃燒,早年曾發生過數件燒車案,但都不曾有官兵因此傷亡。這項意外,據信是此型車在台服役60餘年歷史中,首度發生殞命意外。
8日不幸殉職的中士車長士林楷強,意外發生時之所以會遭戰車壓傷,原因之一是裝甲兵長久以來,均未落實閉艙駕駛,因此車輛機動時,尤其非戰術機動,車長與戰駕都得露頭出來,而M41A3車長位置尤其特殊,幾乎露出半個身體出來。
我國在民國47年開始接收M41戰車,陸續接收M41A1與A3,都使用1具大陸(Continental)AOSI-895-5 6缸氣冷式汽油噴射引擎,最高速度可達時速72公里,配備M32式76厘加砲、50機槍與30槍各1。乘員有4人,但所有戰車都是車長與駕駛兩人就能開車上路。
根據熟悉此型車的官兵透露,M41A3的機件都是機械式的,機械式的變速箱CD500,不像M60A3戰車是油壓式,駕駛開起來非常吃力,胳臂要夠壯;煞車也是機械式的,都不是這個世代的軍備水準。而其主砲只有76公厘,無法打穿共軍主戰車,彈道計算機也完全是機械式,以人工肉眼測距,彈道計算機也多已損壞。
M41A3戰車在台服役數十年,構造簡單,連級單位已將車輛保養維修技術練得精熟,連級保養組就能將引擎拆光大修,調點火正時、汽門正時、噴射幫浦正時,技術比四級還好,早年金門都能買得到料件,許多部件材質韌度高,如此型車的扭力桿若斷掉,殘料可以拿去打菜刀,這也是此型車至今能在當地服役的原因。但官兵表示,M41A3的引擎、汽缸、曲軸甚至履帶,其實都已老舊到很難再翻修,「汽缸壁薄到無法再搪缸」,發電機多壞光,一出車就吃電瓶。
M41A3的汽油引擎有易燒的特性,所以就算只有1輛戰車機動,防衛部規定一定要有1輛消防車或化兵連的水車,再加1輛悍馬消防車隨同。8日發生意外的車隊,其實有5輛戰車列隊,其中也跟隨勤務車輛,可見軍方對此車易燒特性的謹慎;而防衛部針對此型車每年還會有一次防火檢查,但車上原有的滅火系通常都已損壞,多以手提滅火器放在砲塔裡瓜代。
96年台海危機後,陸軍以金門的M41A3改裝50輛M41D,打造能發射翼穩脫殼穿甲彈的戰車,改成柴油系統,射控、動力系統與部分裝甲全更新,但經費不足沒有再繼續,改裝只作了一半。這50輛M41D原部署在金防部戰車營,但陸軍後來換裝成M60A3戰車,將M41D撥給本島裝騎營連,現在還有30輛。當年其餘M41A3就往小金門部署,一部分作為岸砲,另外就是現役烈嶼守備大隊的戰車連。
小金門守護神M41A3引擎易燒 60餘年首度發生殞命意外--聯合報
- 20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