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金門水試所合作 基隆海科館建立鱟的保育基地--蘋果日報

  • 2020-10-21
 2020/10/19(蘋果日報報導)素有「夫妻魚」及「活化石」之稱的鱟(音:ㄏㄡˋ)已日漸稀少,位在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金門縣水產試驗所,於今年合作推動「2020海洋管家公民科學行動計畫」,其中「無鱟為大」為計畫主題之一,海科館希望藉此能建立台灣本島北部鱟的保育及教育基地,並將保育觀念推廣至各級學校。
 海科館產學交流組主任陳麗淑表示,鱟俗名馬蹄蟹,過去台灣本島有許多鱟棲地,但隨著人工設施的干擾、潮間帶的汙染與破壞,如今幾乎絕跡,僅有零星捕獲紀錄,尤其台灣在地種「三棘鱟」更於2019年被列為瀕危物種。
 有鑑於此,海科館這次推出「無鱟為大」計畫,過與金門縣水產試驗所的合作,進行技術人員訓練、鱟種原提供、鱟苗照顧等相關技術承接,進而讓海科館建立鱟的保育基地,也期許能慢慢將台灣本島的鱟找回來。
 另外,海科館與多所國小、國中與高中合作,希望能將「三棘鱟」的保育議題帶入校園,讓學童親自孵育鱟卵,也從鱟苗孵育的過程中感受生命教育,同時了解生態與棲地保護的重要性。
 海科館最後強調,往年基隆和平島漁船均有零星捕獲紀錄,而海科館也會購買部分野生鱟做為種原庫,而隨著捕獲量急遽下降,今年收購野生鱟數量僅僅6尾,這也是族群數量已瀕臨危急的警訊,海科館期待盼漁民或民眾於港邊市場發現誤捕的野生鱟可主動與海科館產學交流組聯絡,群力攜手為保育工作共盡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