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竟瑋專訪】即將卸任的副縣長林星寶堪稱馬祖教育老臣,從學校老師做起,一路升到政委會時期縣府文教科長,與縣府的首任教育局長,因緣際會,他謙稱,不是自己特別有能力。人生的菁華歲月都投入學校與文教行政工作,林星寶對南竿體育館、馬港社教館與民俗文物館等興建,可以說無役不與;即將退休,他期盼自己能與鄉親共同為馬祖的淳樸環境與自然景觀而努力,也以人生智慧與後進們分享:願意付出,機會自然會來。
從戰地政務時期的小學老師做起,林星寶曾經擔任過教務主任、總務主任以及訓導主任,民國七十三年擔任縣府文教科長,八十一年十一月戰地政務解除,就成為接任縣府教育局長的不二人選。從曹常順縣長任內,一直到劉立群縣長,林星寶一直在教育局內努力,之後更受劉縣長重用,升任主任秘書。
長期在教育行政,他最有印象的是辦理各種研習案件,早上六點鐘起床,開著九人座的車子,準備接台灣來的講師,和僅有的五名同仁分工合作,這是他在教育行政的起步。
憑藉豐富行政經驗與人脈,他和同仁一起爭取中央的補助經費,南竿體育館、馬祖民俗文物館與馬港社教館都一一建立起來,其中最令他津津樂道的是馬港社教館。當初因為教育部長郭為藩是他師大的老師,所以講起話來比較方便,馬港社教館一共爭取到八千萬元的建設經費,其中兩千五百萬元在馬港,其餘的四個鄉鎮,則各有一千萬元的圖書館建設經費。
而目前馬祖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所在的民俗文物館,也是他提計畫申請的傑作。林星寶說,同仁的努力當然功不可沒,這一億八千多萬元經費,主要是他在縣府教育局期間,向文建會申請的經費。
能這麼大刀闊斧地做,林星寶說,時代因素使然。因為當時比較沒有離島建設基金與中央的計畫型補助,相關的建設多半是公務預算。執行比較方便,也更能凸顯公務人員的效率。他當時年輕,比別人更「願意積極去做」。當年的忙碌,卻成為他人生永難磨滅的回憶。
林星寶回顧數十年公職生涯經驗,他說只要您願意努力、付出,機會自然會來,重點是培養自己不可取代的貢獻與競爭力,職位的追求反倒是其次了。
從戰地到開放,林星寶見證馬祖的文教發展,也見證馬祖從貧窮到富裕,他希望大家一起保持熱忱、感恩的心去迎接客人,以赤子之心去看待事物,共同維護馬祖這美麗的家園。
林星寶終身致力教育行政工作 人生菁華歲月奉獻馬祖
- 2012-01-31

馬祖教育老臣林星寶,對於馬祖縣政發展貢獻良多。(圖/文:邱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