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計與生態難兩全 澎湖青螺濕地掀爭議--自由時報

  • 2021-05-02
 2021/05/02(自由時報報導)每年4到6月為小燕鷗繁殖期,列入國家級的青螺濕地,是澎湖本島唯一產區,卻赫然出現怪手進駐施工,引發愛鳥人士譁然!施工的澎湖縣政府工務處表示,由於當地淤積嚴重,影響鄰近紅羅、青螺漁船進出,必須緊急發包清淤。
 怪手清淤 被憂殃及小燕鷗繁殖
 每年4到6月,是夏候鳥小燕鷗從南半球飛越千里、到澎湖繁衍後代的季節。根據去年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委託學術機構調查,小燕鷗一年在此繁殖200窩,2009年依據濕地法草案劃設野鳥保護區,今年也已出現50隻小燕鷗蹤影,已記錄50窩蛋卵;但青螺沙嘴同時鄰近青螺村、紅羅村漁船進出航道,初估約有40艘以上船隻出入。
 由於航道出現淤積,每年澎湖縣政府都斥資大筆經費進行清淤工程,但都儘量避開小燕鷗繁殖季節,原本今年3月已清淤一次,並預定8月再度大規模開挖,但沙嘴航道淤積已嚴重影響當地漁民夏季捕撈生計,漁船作業無法順利進出,有安全疑慮,因此工務處以緊急急迫性需求,申請4月28日至30日航線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