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24社論/(原標題)認清現實 開源節流/
行政院院會日前通過公共債務法修正草案,在舉債額度不變原則下,各直轄市依賦稅實際徵收數等有利指標進行分配,再視其自籌財源狀況增加舉債額度。此舉引發北市、中市大反彈,北市擔心發生財務危機,中市表達失望憤怒,高市抗議重北輕南,唯獨台南市雖不滿意仍可接受。
這次公共債務法修正主要把原來計算基礎由GNP(國民生產毛額)改為GDP(國內生產毛額),新版本為中央與地方舉借公共債務不得超過前三年GDP平均數的百分之五十。行政院雖表示,這次修法是在舉債額度不變的原則下進行,事實上,修法後,政府總債限比現制增加八百一十二億元,這並非小數目,只是五都之間舉債額度各有增減,為了增加舉債額度,彼此爭得面紅耳赤。
北市、中市對舉債額度遭限縮,表達強烈不滿,其實許多縣市政府財政皆是寅吃卯糧,早已陷入困境,其稅收連支付人事薪水都不夠。依審計部公布的決算審核報告,地方人事支出占自有財源比率,超過百分之二百的縣市高達九個,包括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屏東、花蓮、台東、澎湖、連江等,其中,澎湖更高達百分之四百九十四,高居全國之冠。財政如此入不敷出,如要喊窮,這些縣市應喊得更大聲。
縣市財政拉警報之外,中央政府也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財政部次長曾銘宗指出,中央債限額度修法後比現制多三十三億元,但債務餘額逼近上限,二年後就達限,幾乎已面無法舉債的窘境。在此情況下,五都首長如果不能共體時艱,面對現實,朝向開源節流的方向努力,只是拚命喊窮,想要再借更多的錢,恐怕難以說服老百姓。
除了借錢之外,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看看中壢亞爵麗緻社區大樓管委會,短短四年內讓管委會基金由三百多萬累積至一千萬元,在歲末年終時,三百二十戶社區,每戶人家都可領到一萬元紅包,創下管委會發紅包的特例。究竟這個社區管委會有何特殊開源秘訣?原來該社區以出租大樓廣告方式開拓財源,外包資源回收,並向政府申請各種專案補助。如果一個小小的社區主委都能做到開源節流,難道直轄市與中央政府的財政大員做不到?
近年來從地方到中央政府,莫不喊窮,可是逢年過節花費巨資放煙火舉辦各種慶典,瞬間燒掉數千萬乃至上億元,一點都不手軟。試問,如果財政真的困窘,為何沒有花在刀口上?如果自己家裡沒錢了,掌管財務的媽媽通常省吃儉用,並努力開源;為何舉債逼近上限或甚至超限,從地方到中央的財政大員,還拚命想借更多?
看看希臘瀕臨破產的慘況,公務員退休金大幅縮水,許多人申請了卻領不到,更別說那些被裁員的民眾,日子都過不下去了,只有走上街頭。難道台灣也必須走到這一步,這些官員才會覺醒嗎?看看希臘,想想台灣,從地方到中央的首長們,請拿出開源節流的本事,大刀闊斧改善財政問題,別光只會喊窮。
審計部所提地方潛藏債務後/認清現實 開源節流--人間福報
- 2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