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拚觀光,小型島嶼撤軍 大陸國台辦:這是好事,對經濟發展、當地民眾都好--旺報

  • 2013-02-21
大膽英雄淚大、二膽戰當年指揮作戰的戍守營長史恆豐(上圖右)感慨當年敵眾我寡的懸殊兵力,仍能守住大、二膽,對於不幸陣亡官兵,史恆豐老將軍也數度擦了眼角淚水。下圖為史恆豐將軍於大膽島留影。(中時報系資料照片)

大膽英雄淚大、二膽戰當年指揮作戰的戍守營長史恆豐(上圖右)感慨當年敵眾我寡的懸殊兵力,仍能守住大、二膽,對於不幸陣亡官兵,史恆豐老將軍也數度擦了眼角淚水。下圖為史恆豐將軍於大膽島留影。(中時報系資料照片)

2013-02-21 01:26 【特派員陳曼儂/北京報導】
國防部同意撤出大、二膽等島嶼的駐軍,以開放觀光,大陸國台辦認為,這對經濟發展、當地民眾都是好事。大陸學者則說,這是「由經到政」的成功第一步,但也有人認為金門本無防務需要,總統馬英九只是「因應現實」。
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昨日表示,開發觀光是好事,以兩岸來說,金門和廈門來往密切,過去也經由雙方往來,帶動金門的經濟發展,若能以觀光促進當地活躍,對民眾也是好事。
兩岸已無戰爭可能性
大陸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教授包承柯也認為,這是很好的訊息,顯示兩岸和平發展是「無可異議」,在互信基礎上走出扎實的一步;兩岸民眾往來頻繁,氣氛與條件已無戰爭的可能性。
就算大陸不斷發展軍事武力,也非針對台灣,包承柯認為,台灣這次打出積極信號,兩岸關係在前4年走經濟、文化發展,今後則可能全面突破,包括政治、軍事互信;大膽、二膽島在當前科技發展下,其實已無軍事價值,更何況是和平時代。
撤軍係現實考量
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員王建民認為,就是因這兩島本沒有軍事價值,這次撤軍事件有緩和兩岸作用,但政治癥結仍未解決,包括最近馬英九對釣魚台事件談話,以及不斷針對大陸開發航空母艦、飛彈等,進行對抗和強化軍事設備。
王建民說,如果認為台灣撤軍、大陸撤飛彈就能讓兩岸民眾感到有利,其實都可以談,但大陸並不會因此放棄在沿海設置飛彈,因為這是大陸身為「主權國家」、以應對周邊國家的「基本作法」,就如同最近的導彈是為釣魚台。
王建民表示,民進黨執政時代提出撤軍時,是為固守台灣本島治權的思想,是「地理主義」,而國民黨時期已無軍事價值,馬英九撤軍則是「現實主義」。
但大膽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牌匾,是大陸觀光客海上看金門的必到景點。(旺報記者洪肇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