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6日07:37 杭州網評論
48歲的陳水華是浙江自然博物館副館長、鳥類學博士,研究鳥類有20多年,他現在正在負責一個國內很有創新性的科研課題專案,在象山韭山列島首次嘗試對中華鳳頭燕鷗實施種群恢復招引——即從美國進口400只假鳥5月份安放在島上,假鳥邊上配置鳥聲重播系統數台,在繁殖季節,利用假鳥以及播放預先錄製的中華鳳頭燕鷗和大鳳頭燕鷗繁殖期的叫聲,吸引中華鳳頭燕鷗在選定區域棲息並繁殖(詳見快報今年3月15日報導)。
兩個多月時間過去了,招引效果怎麼樣?
快報記者與陳水華奔赴象山韭山列島一探究竟。
韭山列島是象山縣境內的最大群島,距離象山港陸地平均距離約20海裏,整個群島有28座小島嶼、48處礁組成。
這裏海水中餌料很豐富,盛產蝦、帶魚、江豚等,加上島上地貌形態多樣,非常適於海鳥棲息繁殖。2003年4月,列島部分區域劃入浙江省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後來出於保護瀕危物種——中華鳳頭燕鷗等需要,2011年4月它被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漁政船往外海開行1.5個小時後,海浪很大,船顛簸得厲害,包括我在內幾個人開始嘔吐。
“哇,好多燕鷗,足有1000多隻,快拍、快拍!”隨著陳水華提醒,在一個小島岩石及灌木茂盛樹梢上,成片海鳥在一起追逐嬉鬧。
同行的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國際著名海鳥專家丹尼爾•羅比教授興奮地說,“天哪,這太振奮了,簡直是個奇跡,幾百隻假鳥引來這麼多真燕鷗,我已看到有中華鳳頭燕鷗混在裏面,說明招引專案在中國同樣適用的。”
由於中華鳳頭燕鷗警惕性很高,懼怕棲息地破壞,一旦遭受人為入侵,它們就立刻轉移。所以人是不能靠岸上島的,只能離海島40多米外遠觀。
經照片辨認,陳水華確定,昨天共拍到有6只中華鳳頭燕鷗,都是雌雄在一起,表明它們有求偶交配跡象。
“招引取得了完美成功!”陳水華說,自2004年、2007年,中華鳳頭燕鷗在韭山列島分別遭受颱風、人為撿蛋劫難後,6年再也沒回來過。
這次有6只中華鳳頭燕鷗呆在韭山列島已有3天了,說明該種群不僅重返故里,並穩定下來準備繁衍後代了。陳水華推測,這些國寶可能是因為在臺灣馬祖列島的棲息巢穴被颱風“蘇力”毀壞了,所以一路向北地遷移,碰巧在韭山列島上空被假鳥和聲音吸引下來了。
據估計,目前中華鳳頭燕鷗全球總量不超過50只,已被列為國際極危物種,不久將晉升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400只與中華鳳頭燕鷗一樣大小的假鳥,折算人民幣每只要500元,這是美國漁業與野生動物局“野生動物無國界-極危動物保護基金”無償資助製作,材料採用特製的矽膠和塑膠,風吹雨淋,不掉毛不掉色,可反復使用。
中華鳳頭燕鷗為什麼喜歡混在普通大鳳頭燕鷗群呢?
按照陳水華的推測,這是中華鳳頭燕鷗一種群體的自我保護,它與普通大鳳頭燕鷗本來就是近緣種,但不會雜交,混在裏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進行群體稀釋,從而避免為天敵捕食後絕種。
疑馬祖棲巢遭「蘇力」毀 6隻神話之鳥飛韭山列島--新浪
- 2013-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