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11/16上午09:00
地點:芹壁村
攝影:陳鵬雄
為傳統閩東建築找到一個最合適的修繕工法,文化處傳統建築修繕計劃配合文化部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舉辦多項相關研習課程,16日邀請金門大學副教授劉華嶽在芹壁為古厝把脈診斷,並透過現代科技儀器檢測建物結構,對未來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再利用計劃提供更科學且實用的方案。
◎影音相關新聞:
文化處邀劉華嶽副教授為芹壁古厝把脈,首度運用紅外線熱像儀檢測傳統建築--2019-11-17馬祖日報
【記者陳鵬雄報導】為傳統閩東建築找到一個最合適的修繕工法,文化處配合傳統建築修繕計畫推動舉辦多項相關研習課程,16日邀請金門大學副教授劉華嶽在芹壁為古厝把脈診斷,並透過現代科技儀器檢測建物結構,對未來馬祖地區推動聚落保存再利用計畫提供更科學且實用的方案。
文化部推動私有老建築保存再生計畫,馬祖地區南北竿在下年度共有4間老建築接受補助,這項計畫推動有助於未來馬祖傳統民居修繕再利用推廣,16日舉辦相關研習,找來專家提供傳統建築修復、新風土建築材料選擇運用建議。
副教授劉華嶽是德國斯圖嘉( Stuttgart )大學建築與都市計畫系工程博士,早年在莒光地區服役,對於傳統馬祖民宅結構並不陌生。他指出,馬祖地區多霧潮濕,房子多為壁癌所苦,現代人注重健康意識,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提早發現問題,及早治療與保養,馬祖的傳統建築也同樣需要:閩東式建築是馬祖的重要建築資產,馬祖人更以具特色的閩東式建築為傲,隨著建築科技及材料日新月異不斷改良,未來這類老建築修繕可以導入更多科技並朝節能目標前進。
劉華嶽團隊首次在馬祖介紹以紅外線熱像儀檢測傳統建築,在芹壁村針對部份建築做檢測,並指導學員如何診斷建物結構以及因應的改良方式,希望對日後傳統建築修繕提供具體幫助。
影音/傳統建築修繕診斷 文化部芹壁講座+儀器檢測-馬祖日報
- 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