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臺大醫院研究:馬祖幽門桿菌篩檢治療 成效佳--馬祖日報

  • 2020-08-14
日期:2020年8月13日
地點:台大醫院
資料:TVBS NEWS
 馬祖日報編按/馬祖胃癌篩檢治療成效,不僅是全國成功範本,也曾在國際世衛相關組織發表,TVBS NEWS這則新聞影片中,新任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在25年前台大醫療團隊推動馬祖胃癌防治第1代成員之一;臺大醫院主治醫師李宜家教授則是第2代成員之一。
 國內媒體或是學術報告關於台灣幽門螺旋桿菌除菌,是預防胃癌的有效策略,台大醫療團隊與馬祖執行成效都是重要佐證資料及成果。

 ◎馬祖胃癌防治紀錄:
 追溯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馬祖胃癌、肝癌死亡率是全國4-5倍,病例多在4、50歲壯年發生,對家庭社會造成很大衝擊,縣自治後第1任衛生局長劉增應推動衛生工作最迫切的防治任務之一,在台大流病所教授陳建仁(後曾任衛生署長、現副總統),引薦台大醫院林肇堂教授、許金川教授(肝臟權威)團隊主導馬祖地區胃、肝癌防治計畫,民國82年衛生局成立後,開啟了第1波防治初段列車前進馬祖。
 之後第2波馬祖胃、肝癌防治計畫,由英國劍橋博士、台大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接續,也是劉增應指導教授;在台大醫療團隊無縫接續下,從研究調查、除菌用藥、儀器精密,醫療團隊分析結果,與根除治療前6年相比,馬祖胃癌發生人數從以往每年約5位,到曾受篩檢的居民曾連續3年零發生。
 幽門桿菌根除,是預防胃癌的有效策略,台大醫療團隊自2004年開始,與連江衛生局配合執行胃癌防治計畫,針對30歲以上民眾,分別在2004、2008、2012及2014、2018年進行5次篩檢,並對感染者進行7到14天除菌治療。
 馬祖胃部幽門桿菌帶菌率從原本60%降為10%,甚至比台北市25%帶菌率來的少;另外,胃萎縮發生率降77.2%,胃癌發生率則降低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