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衛生局提醒軍民防範感染恙蟲病

  • 2003-06-12
  (中央社)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在金門已退燒中,恙蟲病則開始進入感染高峰期,今年以來已經有一起確診病例,金門縣衛生局提醒軍民和觀光客儘量不要到草叢地帶,嚴防遭到恙蟲叮咬發病,以確保平安一「夏」。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金門今年元月以來,恙蟲病通報疑似病例已經有十一例,其中,有一起為確診病例,隨著天氣愈來愈熱,持續到十月是恙蟲病感染的高峰期。  金門縣衛生局指出,恙蟲病是由一種帶有立克次體的恙蟲叮咬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發熱性疾病,臨床症狀顯示,恙蟲潛伏期通常為九天至十二天,約有百分之五十至八十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潰瘍性焦痂,大多是無痛性,患者會出現局部淋巴腺發炎腫大、發燒到攝氏三十九度以上,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有血壓下降、意識不清、肺炎、心肌炎、休克等現象,死亡率相當高。  恙蟲病的重要症狀之一是高燒不退,金門縣衛生局表示,四月間傳出的確診病例,患者發高燒一度被誤以為是感染SARS,所幸最後證實是虛驚一場,不過,也顯示SARS疫情雖然控制中,但恙蟲病防治也不容忽視。  根據金門縣衛生局統計,金門去年恙蟲病的通報病例高達九十起,經過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審查,確定病例有三十一例,其中,軍人有十四例,民眾孩童有十七例,共同特徵是出入田間、草叢被恙蟲叮咬引起。  金門縣衛生局提醒軍民和觀光客,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並注意不將皮膚暴露,如必須進入草叢中活動可塗驅蟲劑,且每四至八小時重新塗抹一次,或請醫生開處方服用偉霸黴素,離開草叢後最好換洗全部衣物,並仔細檢查有無被恙蟲幼蟲叮咬,讓自己無恙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