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祐/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昨日根據氣象資料統計分析,預測今年下半年有三到四個颱風可能侵襲台灣。為協助民眾確實掌握颱風可能動態,氣象局決定從七月起,颱風路徑未來潛勢預報時間從廿四小時擴大到七十二小時。 台灣所在的北太平洋西部海域七到九月是颱風侵台灣最頻繁季節,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葉天降指出,此一海域每年七到九月平均有十四.四個颱風生成,其中平均有二.四個會侵襲台灣。氣象局預測今年颱風偏多的機會較大,可能有三到四個颱風侵台。 此外,由於赤道東太平洋海域水溫出現大範圍偏冷,顯示已有微弱反聖嬰現象正在發展中,將使颱風侵台路徑發生變化。葉天降表示,反聖嬰現象出現時,北太平洋西部海域颱風發生位置會比較偏向南海,較接近台灣,不但侵台機率相對提高,颱風生成後到發佈警報的時間也比較短,防颱準備時間相對較短。 氣象局為協助民眾提早應變,也決定從七月開始,颱風警報單未來路徑預報時間,從廿四小時延長到七十二小時,民眾即可以看到颱風未來七十二小時內的可能移動路徑。 但葉天降表示,民眾利用這項資訊時,也應將預報誤差的不確定性列入考慮。目前世界各國對未來七十二小時颱風路徑預報誤差,台灣面積不大,這項誤差很可能從原本預測會登陸,變成沒有登陸。 中央氣象局昨日發佈未來三個月的季長期天氣展望,各地七到九月降雨趨勢以略為偏少到接近正常值的機率較大,呼籲民眾仍應節約用水。 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葉天降指出,各地六月份的降雨,東部地區比氣候正常值少,北部和中部地區降雨量都達到氣候正常值,南部地區稍高於氣候正常值。 但表現較好者還是各地山區,而山區正好是各地水庫主要集水區。葉天降說,即使是缺水最嚴重的翡翠水庫山區,也有超過四百公厘的降雨,中南部山區也有六百到八百公厘,甚至超過一千公厘降雨,正好及時解決各地水荒。 氣溫方面,進入七月就是台灣地區盛夏季節,氣象局預測,未來三個月各地平均氣溫以高於氣候正常值的機率較大。
下半年 三、四個颱風會來襲?
- 20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