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臺澳交流有助兩岸關係脫困

  • 2003-08-04
中央社.澳門訊 中共上海市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季平,昨天在上海對接受澳門媒體訪問時表示,澳門在兩岸關係之間具有一些特殊地位和作用,相信未來在兩岸交流及澳臺關係發展中,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澳門政權轉移前,季平曾在澳門中聯辦和前新華社澳門分社(現時中央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擔任臺灣事務部副部長,負責對臺事務十年。 季平指出,澳門在兩岸關係之間有著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這在大陸前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所說「澳門的錢七條」(俗稱)裡面就已經提到。季平表示,「澳門的錢七條」與「香港的錢七條」最不同的地方是,澳門錢七條強調,澳門在兩岸交往上可以起到一個獨特的作用,這個獨特的作用是根據澳門特殊的歷史,她突出的一些社會型態所作出來的。 季平表示,澳門有許多人在臺灣讀書、工作,這些人的經歷是很寶貴的經驗,對澳門和臺灣之間的民間交流發揮了一種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一些澳門學生到臺灣讀書回來以後,在澳門建設發揮了很重要作用;也有不少人進入政府部門工作,他們對臺灣及澳門的了解,對兩地的交流起了一種建設性作用。 還有,澳門對臺灣人士來澳的出入境政策處理上,在其政權移交之後,仍堅持「現行的(指政權移交前)出入境方式基本不變。季平認為,以上措施,對臺灣兩地人員往來上起了很好的作用。 他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在處理臺灣居民入境問題是採取了與香港的不同方法,澳門方法是更加方便臺灣居民,使得臺灣居民對澳門有更多的好感。 此外,季平指出,澳、臺關係仍受兩岸關係大氣候的影響,從根本上看,澳臺關係取決於兩岸關係,兩岸關係發展順利,對澳、臺關係將有決定性的影響。但他相信,澳、臺關係積極發展,確能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 至於澳、臺兩地的經貿關係,季平表示,雖然澳門受客觀條件所限,不能像長江三角洲那樣,吸引大量臺商到澳門投資,但仍有不少臺商根據澳門經濟特點來澳投資,如投資航空、旅遊、銀行等行業。只要澳門能與臺商找到合適的利益契合點,兩地商人一定能找到合適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