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可望達一百處

  • 2003-08-17
  (中央社)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已經有八十一處,高居國內各縣市之冠,金門縣政府為維護傳統建築風貌,今天起針對十九處候選歷史建築進行會勘、審查,可望使數量增加到一百處之多。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六日發布「歷史建築登錄及補助辦法」以來,截至今年四月為止,全國縣市已經登錄的歷史建築總共有二百六十二處,其中,金門縣即佔八十一處之多,遠高於第二名宜蘭縣的三十一處。  由於金門閩南古厝、古洋樓為地方具有特色的傳統建築,金門縣政府辦理第三批歷史建築審查登錄,共有十九處候選名單,並在今天邀請學者、專家展開一連三天的會勘、審查作業。  金門縣歷史建築登錄審查委員會委員由副召集人、金門縣文化中心主任李錫隆率領,包括金門縣議會主任秘書李增德、雲林科技大學設計運算研究所所長邱上嘉、台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張崑振、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江柏煒、金城國中教務主任許維民等,上午下鄉展開現地會勘工作。  這次十九處候選的歷史建築,其中,金沙鎮浦山里有周氏古厝等十處,汶沙里有黃卓彬洋樓等五處,小金門烈嶼鄉西口村有蔡氏三蓋廊等四處。  由於歷史建築部份有傾倒之虞,與會審查委員江柏煒建議金門縣政府,在獎勵傳統建築維修辦法中,撥出一定比率的名額,優先提供歷史建築修繕,到場指導的文建會專員賴文權也認為有必要透過專案性計劃,協助歷史建築維護,進而發揮活化利用功效。  審查委員明天將繼續渡海到小金門會勘,預定十八日就審查結果進行討論,金門縣政府表示,如果候選名單全部通過,金門縣登錄的歷史建築將達到一百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