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武智/台北報導 教育部委託的「十二國教規劃研究案」,今天進行期末報告。學者在報告中指出,十二年國教中的高中職三年,「不宜採取免費政策」,但須拉平公私立學校學雜費的差額,而私校收費不足由政府補助,而「高中職社區化」將以國中基測十五個招生區為基準,一般高中職以三到十五校劃為一個「中」學區,並以「住家戶籍」作為分發入學高中職的原則。 這項研究案包含了四個子題,分別是「推動十二年國教理論基礎的比較研究」、「十二年國教辦理模式之研究」、「十二年國教教學資源與課程研究」,以及「十二年國教經費需求推估」;外界較關切是十二年國教的辦理方式。教育部將在九月提出「部訂版」的內容,與實施期程。 依照教育部的規劃,為確保十五歲到十八歲學生能選擇適性的學習的空間,十二年國教定位在「補助學費」、「鼓勵」、「非免試」及「共同核心課程」等四大原則,不像國中與小學採取的免試升學、免學費或強迫入學。而政府在實施十二年國教後,預計一年將需要一○五億元的經費。 在辦理模式方面,十二年國教將重新劃分學區,其中,明星高中、特教高中職將參加「大」學區(或稱「全」學區)的區域招生,而把一般高中職以三到十五校劃為一個「中」學區,以「住家戶籍」作為分發入學的主要原則。 未來,高中職還將依其特色與發展分為「明星優質型高中」、比例約占兩成,「一般高中」、占兩成,「綜合高中」占三成,「升學為主的精緻高職」、占一成五,「實用高職」、占一成五。 學區內分發選校的依據,包括志願及成績(例如,國中基測成績、在校表現)與推薦函等不同條件,以降低現行之按國中基測成績作為分發入學依據的升學壓力。 公私立高中職必須加入十二年國教的學區劃分,私立高中職可不加入,但不加入者,學校或學生都不能獲得政府提供的學雜費差額補助。另外,高中職將推動社區化,所以,十二年國教實施後,高中職的行政管轄權將由中央改隸為各地方縣市,以符地方自治與國民教育精神。
12年國教重劃學區 高中職社區化 分5大類型
- 2003-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