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籌建碉堡美術館 看中古寧頭南山砲陣地

  • 2003-08-25
  (中央社)國立歷史博物館和金門縣政府合作推動金門碉堡美術館計劃,史博館館長黃光男及多位藝術家,今天在金門縣長李炷烽陪同下會勘,相當中意軍方同意釋出的古寧頭南山陣地,認為具有故事性和張力,期待卸下征衣的砲陣地,能成為藝術創作和發展觀光的樂園。   史博館和金門縣政府籌建金門碉堡美術館,邀請大陸旅美藝術家蔡國強為策展人,準備將金門空置的軍事碉堡,由孤寂、恐懼、死亡等象徵,銳變為匯聚和釋出藝術能量的創作天堂。  金門碉堡美術館推動一年多來,面臨最大難題為館址,蔡國強原先看中的太武山苗圃的碉堡群,但因位於太武山核心地帶,安全有顧慮而受阻,不過金門防衛司令部繼去年六月間同意釋出慈湖三角堡後,今年四月間再度點頭借用太武山魯王墓附近陣地、水頭塔山三砲堡、古寧頭南山陣地,以配合地方的需求。  黃光男及畫家李錫奇、朱為白、蔡志榮、潘麗紅等,下午由縣長李炷烽陪同展開場地會勘,其中,目前還有駐軍的古寧頭南山陣地,讓訪一五五榴巨砲碉堡、穿越戰壕的藝術家們,不禁露出驚艷的眼神,認為是碉堡美術館館址最佳的選擇之一。  位於金門西北角的古寧頭,為一九四九年國共交戰的戰場,一九五八年的八二三砲戰,更是遭受砲擊最猛烈的地區之一,砲壘上還存留著拆自民房的紅磚、石板建材,訴說著戰爭的無情,緊扣著古寧頭籍李錫奇的心絃,當場忍不住的說:真棒。  黃光男則指出,南山砲陣地與太武山苗圃碉堡群相比較,具有碉堡更為集中、完整和交通方便等優點,更重要的是具有豐富的故事性及挑戰性,藝術有了故事性才能展現出張力。  此外,黃光男等走訪塔山陣地,雖然碉堡壯觀,但位置分散、偏僻,認為較適合規劃為個人創作場地,不像南山砲陣地可結合附近古寧頭戰史館、傳統閩南聚落、雙鯉濕地自然中心等,形成觀光藝術帶。  黃光男表示,軍方釋出已經不具軍事作用的碉堡,做為藝術創作的園地,相信為地方民眾和藝術家所歡迎的喜訊,期待金門碉堡美術館成為金門觀光的新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