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部份專家學者今天在一場公聽會上表示,軍購項目應該設定國家安全目標,避免成為軍事競賽,至於從金門、馬祖撤軍,若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加強小三通等經貿配套,即可納入考慮。 國民黨籍立委關沃暖(僑選)、新黨籍立委吳成典(金門縣)今天在立法院召開「對美軍購項目的建構」國防安全論壇,邀專家、學者參與討論。 黨外圓桌論壇執行長朱高正表示,金馬地區「非軍事化」並非不能考慮,不過,大陸福建的導彈應該撤離,政府還需加強小三通等配套,協商建立兩岸互信機制,時機、條件都成熟,金馬撤軍才可行。 在軍購方面,朱高正說,陳水扁總統提出「一邊一國」主張後,總統府秘書長邱義仁銜命赴美說明,並洽談新台幣上千億元的軍購案,政府不是不能向美方買武器,而是要有良好規劃、事前評估,不是隨便喊一個數字,亂塞軍購項目。 前國防管理學院院長帥化民指出,兩岸若流於軍備競賽,台灣爭著向美國買「第三手」武器,對國防安全並沒有好處,政府應該明確告訴國防部,建軍備戰的目標,以及軍備上限,政府大方向不能含糊、閃爍。 帥化民說,金、馬防衛固守,與當年反攻大陸的「跳板」地位大不相同,放太多兵力可能會變成孤軍,金馬撤軍,就軍事戰略而言可以談,但需視兩岸軍事緩衝協商、金馬居民感受、離島經貿圈等而定,現在討論不是時機。 前空軍副總司令傅慰孤說,國防安全的保障,與投資成本成正比,台灣在經費有限、對美軍購不能獲得最好的武器前提下,應該建立攻擊、防禦、自衛武器的優先選項。 前國防部參事劉立倫認為,現代國防不應該迷信「船堅砲利」,軍力、戰力應該數據化,才能發揮預期效果,國防軍購政策不能淪為預算縮減、被迫採取的因應措施。
學者:建立兩岸互信配套機制 金馬撤軍可考慮
- 200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