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金門實施小三通,海上船隻活動愈見頻繁,金門港務處今天舉辦「安全的海上航行與活動」講習會,縣長李炷烽希望透過講習舉辦,協助從事海上工作者能掌握海象相關資訊,避免天候造成的海難事故發生,使金門海上活動更安全。 這項由金門港務處主辦,委請成功大學近海水文中心執行的講習會,上午在金門縣政府舉行,包括縣府暨所屬機關、金門區漁會、金門海巡隊、金門岸巡總隊、航運業、碼頭工程營造業等近百人參加。 金門是從八十九年七月開始,陸續在料羅港外海設置海上資料浮標、氣象站、潮位站,及九宮碼頭、料羅港、水頭碼頭、新湖漁港設展示站,配合小三通及水頭與建商港發展需求,今年八月並增設水頭潮位站,提供相關單位海域監測資訊。 縣長李炷烽主持講習會開幕式時指出,金門過去氣象設施不足,三十年前的賽洛瑪颱風侵襲,造成不少漁民家庭破碎,因此,他在擔任立法委員期間,即積極爭取中央氣象局設站,終於預定在今年年底成立運作。 他表示,海運與金門發展息息相關,最近幾年政府投資料羅港改善、開闢水頭商港,小三通也發展出現在一週四個通航日、二十個航班,海上活動和航行安全更見重要,如何將海象相關資訊運用到工作上,相信將可有助避免海難發生,讓進金門的旅客和貨物更安全。 講習會將進行一天,課程包括中央氣象局海象測報中心主任徐月娟的「海象預報」、水利署水文技術組正工程師李如晃的「海岸災害現況與防救策略」、華梵大學教授李汴軍的「看天氣圖」、成大近海水文中心助理研究員董東璟的「海上的風浪」、助理研究員錢樺的「船舶觀測與航行安全」,並將由成大近海水文中心主任高家俊和金門港務處處長張國土主持綜合座談。
海上活動更安全 金門舉辦講習會
- 200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