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戰地金門精神地標建築的莒光樓,走過半個世紀烽火歲月仍屹立不搖,金門縣政府今天舉辦莒光風華五十年慶系列活動,熱鬧慶祝莒光樓重新開幕,並期待在兩岸關係和緩後,莒光樓再展觀光新風華,成為和平的標地。 座落在金城鎮南門郊外的「莒光樓」,是於民國四十二年落成,由時任金防部司令官的胡璉將軍倡建,委請名建築師沈學海設計,為三層樓仿宮殿式建築,並由大膽戰役英雄賴生明題字,以曾被郵政總局選為郵票圖版發行四版、五十一種、一千二百萬套而聞名中外,在兩岸軍事對峙緊張年代,被視為戰地金門的精神標竿。 金門縣政府為因應發展觀光,自九十年十月八日起將「莒光樓」封館,斥資新台幣三千五百萬元進行內部整修的活化工程,後續再展開週邊景觀美化、照明設施改善等工程,並選在台灣光復節、也是金門古寧頭大捷五十四周年紀念日的今天重新開幕,展開「莒光風華五十年」活動。 上午在莒光樓前廣場舉行的開幕典禮,由金門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前金防部司令官許歷農、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新黨主席郁慕明等貴賓參加,共同追懷和慶祝莒光樓重新啟用。 典禮上,胡璉將軍、賴生明士官長遺族首先捐贈贈勳獎章、任官令、照片、書札等珍貴文物,畫家武文斌捐贈八二三砲戰前彩繪鋪畫作給金門縣政府典藏,由李炷烽代表接受,並回贈榮譽縣民證、感謝狀致謝,場面洋溢著溫馨。 李炷烽致詞時指出,胡璉將軍為金防部首任司令官,在國防軍事緊張年代,仍不忘兼顧民生建設,除了留給金門莒光樓,還有建學校、興水利、築道路、蓋酒廠等,更難能可貴的是將莒光樓題字的功勳,給了大膽戰役十八歲國軍戰鬥英雄,他的胸襟為金門立下千秋萬世典範。 郝柏村、許歷農以金門老兵身份,追懷並闡述生活不怕苦、工作不怕難、打仗怕死的金門精神,並期待金門正如同莒光樓由戰地地標蛻變成觀光景點一樣,在兩岸關係和緩後,由過去的軍事最前哨,成為兩岸和平的「牽手」。 配合莒光樓重新開幕,金門縣政府並舉辦「經典金門」新書發表會、李沃源莒光樓水墨畫展、莒光樓主題郵票展、莒光風華主題風箏表演等活動,新黨幹部及志工二百多人從台灣到金門場參加盛會,並與國民黨、親民黨聯合從莒光樓前起步,展開泛藍捍衛中華民國大遊行活動,現場氣氛熱滾滾。 此外,胡璉將軍遺族胡之光、胡之耀、賴生明遺孀賴陳春妹等,下午在金門縣政府觀光局長陳朝金陪同下,搭船出海到最前線的大、二膽海域,獻花海祭親人,並祈祝砲聲遠離金門。
金門舉行莒光樓五十年慶暨重新開幕活動
- 2003-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