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打造“第一經濟強區

  • 2003-10-27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訊:福州開發區意欲打造"八閩第一經濟強區",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財政總收入達到11億元,工業總產值實現220億元。如果上述目標實現,福州開發區將是全省第一個GDP過百億,人均GDP超1萬美元,財政總收入逾10億元,工業總產值突破200億元的經濟強區。今年,前8個月經濟指標均已達到預定目標。"一中心、兩基地"的美好藍圖已真實地矗立在人們的眼前。   區域物流中心漸入佳境   "現代物流"這個被稱為"第三利潤源"的產業,正成為福州開發區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   7月份,我市首家民營物流公司---福建閩興物流有限公司在福州開發區掛牌開業。這家總投資3000萬元的物流公司除設立配送中心外還將建設物流中心園區,以吸收區內從事物流相關行業的機構入駐中心園區,共同建設福州開發區物流信息平臺。   去年入駐開發區的香港新浪威物流有限公司,投資興建1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物流倉庫,已於7月份投入使用,面向中國內地和東南亞地區提供物流配送服務。世界著名物流企業馬士基公司也進區為區內企業提供倉儲運輸、物流配送等服務。新加坡太平船務、廈門速傳物流聯合投資興建的佔地18000平方米的堆場已建成投入使用,另有一座1800平方米的物流倉庫正在籌建中。另外,外運儲運、萬合物流、華裕倉儲、大裕集團、物流通道公司等一批物流企業,也紛紛加入到福州開發區現代物流綜合服務行業中。   據了解,目前已有20多家國內外物流企業落戶福州開發區。   現代製造業基地效應顯著   改革開放以來,馬尾的現代製造業有了飛速的發展。短短18年,它已匯聚了超百億的產業資本。截至2002年底,區內產值上億元的企業達28家,出口額超千萬美元的企業12家,稅收超百萬元的企業70多家。   特別是以台灣中華映管為龍頭的顯示器製造業產業,其上下游企業中有日本NEC、JVC、韓國LG麥可龍、美國南方空氣等10多家協作企業,他們前推後拉,互相配套,形成產業鏈,總產值已超100億元。目前,福州開發區可年產顯示管及部件2000萬套,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管製造業基地之一。   最早由世界500強企業日本的鋼管、住友、丸紅、三菱、日錦等株式會社參與合資的企業---福建中日達金屬有限公司,是福建省最大的金屬壓延製造企業。該公司生產的馬口鐵暢銷世界各地,2002年產值突破5億元人民幣,且增長勢頭強勁。   日本東北理光公司是世界500強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辦公自動化設備製造和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去年投資開發區生產印刷機油墨項目後,今年又增資500多萬美元,生產數碼一體快速印刷機,去年增資,當年投產,當年收益。今年該公司將生產數碼速印機2萬台,年產值達3億元,產品60%銷往中南美、非洲等國家。   今年5月,飛毛腿(福建)公司的新型環保電池產業園正式啟動。該公司將新增筆記本電腦電池和數碼攝像機電池生產線,並加工手機電池和機殼,為國內手機廠商配套。一個年產5000萬隻以上電池生產基地將迅速崛起在開發區,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目前,福州開發區集聚了電子信息、冶金機械、食品加工、水產飼料、制鞋紡織、生物醫藥、造船等七大現代製造業簇群,正創造出喜人的經濟效益。 (福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