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英師下月登臺教部跳票

  • 2004-01-04
(中央日報)  教育部引進外籍英語教師的政策又跳票了,原本預計下(二)個月就可有外籍英語教師投入國中小學英語教學,但到現在卻連國與國的雙邊協定都還沒有簽,國教司迫於無奈,只好再度延後實施時程,希望今年八月(九十三學年度)可以在國中小學校園發現外籍教師的蹤影。  不過,即使九十三學年度順利有外籍教師投入國中小學英語教學,教育部對於人數仍然不表樂觀,預估將無法達到教育部原先計畫引進的三百六十九人,屆時只好採取各縣市平均分配、偏遠離島地區優先的替代措施,若最後不幸中央統一引進外籍教師的政策宣告失敗,教育部也不排除放手讓縣市政府自行引進。 自從教育部有意引進外籍教師進駐國中小學協助進行英語教學的政策曝光後,就遇到重重阻力,首先是國內英語教師群起反彈,憂心政府剝奪國內教師的工作權;民意代表也表達反對意見,甚至凍結九十三年度教育部相關業務費與外籍教師機票錢六千三百萬元,杯葛這項政策;現在又傳出與教育部洽談的國家對我方開出的條件不滿意,因此遲遲無法簽署協定。 國內、國外都遭逢變數、橫生阻力,使得這項備受爭議的政策預計實施的時程一延再延,從最初的去年八月九十二學年度第一學期,延到今年二月九十二學年度第二學期,現在又再度延後到八月九十三學年度第一學期,到時究竟能否實施,令人關切。 對此,吳財順解釋,即使推動經費被立法院凍結,但教育部仍積極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等五國洽談引進外籍教師事宜,不過,因為教育部嚴格要求外籍教師的品質,必須具有當地國的合格教師資格,薪資額度也有所規範,以碩士學歷來說,大約是年薪新臺幣九十九萬元,對先進國家人民來說並非太高,造成洽談過程不如預期,外籍教師來臺意願受影響,在簽約上有所遲疑。 吳財順指出,目前我方還在對外交涉,希望最快下個月,能有一、二個國家可與我國簽訂引進外籍教師協定,然後根據協定在該國展開招募教師的工作,如果一切順利,預計今年八月,也就是九十三學年度,就會有首批外籍教師引進臺灣,投入國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工作。 至於引進名額,吳財順說,全國二十二縣市(扣除北高二市與澎湖縣)原本提出的需求為三百六十九人,但現在「只要有人接受我方開出的條件,願意過來,能引進多少算多少」,即使只有五十人甚至更少,教育部都可以啟動外籍英語教師機制,觀察他們的工作情形,並納入輔導管理。 而一旦外籍教師引進的人數嚴重縮水,各縣市名額該如何分配?吳財順表示,將改採二十二縣市平均分配、偏遠地區優先的原則;但若人數少到這項中央集體引進的政策無法推動,也不排除「化整為零」,改為鼓勵縣市政府自行引進,條件則應符合教育部制訂的「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聘僱外國教師許可及管理辦法」。 教育部強調,將於下周向立法院教育委員會做專案報告,爭取外籍英語教師相關經費儘速解凍,以利政策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