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未來將有重大改變,教育部昨日召開檢討會議,與會學者主張應在國中基本學力測驗之外,加考「英聽」、「國文作文」、「數學申論」等非選擇題的檢定測驗,最快自九十四學年度起實施,也就是從現在的國二生開始適用。教育部預計二月提出規劃方案,三月召開公聽會,六月定案。 針對臺北市規劃建議的高中職登記分發管道應採計國中在校表現,昨日會議也同意委託專業教育機構進行研究,最快將配合十二年國教政策,於九十七學年度開始實施,九十四學年度入學的新生開始適用。 臺北市教育局委託學者研究的高中職多元入學修訂方案日前出爐,提出國中基測加考「英聽」、「閱讀寫作能力測驗」等非選擇題,並建議登記分發管道採計國中在校表現,教育部國中基測指導委員會工作小組昨日舉行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檢討會議時,便臨時決定邀請臺北市代表與會,提前進行初步討論。 中教司長李然堯會後表示,高中職多元入學方案將做短、中、長期不同階段的微調,其中,九十三學年的國中基測將維持現制不再改變;至於國中基測是否加考英聽等非選擇題,若獲得社會共識,則最快於九十四學年度的中程階段實施。 而臺北市與部分學者建議採計在校表現,預計最快也要等到九十七學年度才會正式上路,以與屆時將同時啟動的「十二年國教」政策互相配合,徹底改善國中基測被視為唯一升學依據的定位問題。 昨日會議並針對基測實施時間進行檢討,鑑於許多考生及家長抱怨現行基測第一次與第二次相隔四十二天,造成考試壓力太長,部分學者因而建議縮短兩次基測相隔時間於兩個星期內,且基於如此考生表現可能差別不大,因此將考慮比照大學學測,改為「一次基測、一次補考」,考生未必兩次都要考。 此外,九十三學年度高中職多元入學仍將維持申請、甄選及登記分發等三種管道,其中申請與甄選管道招生名額,在高中最多可達百分之四十,高職則可達百分之七十。 李然堯指出,基於金門、馬祖等偏遠或特殊地區,可能因為中學數量偏少而導致錄取率超過百分百,未來可望開放部分特定地區招生名額彈性化,甄選名額甚至可以達百分之百,以降低招生不足的可能。
高中職多元入學變革短中長三階微調
- 200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