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 大陸上海傳出疑似人類感染禽流感首例,農委會正好完成一批去年底從大陸走私紅面鴨H5N1的病毒基因序列比對,結果顯示,與最近不斷傳出死亡病例的「越南型H5N1病毒」,相似度達百分之九十六以上。農委會官員擔心,大陸的禽流感疫情可能與越南早已交叉感染,情況比外界想像還要嚴重。
由於目前候鳥陸續飛離臺灣,所造成禽流感威脅大大降低,但是讓防疫人員憂心的還是終年不斷的走私問題,農委會除了呼籲國人不要走私以外,也將與海巡署合作,加強查緝農畜產品走私行為,並與持續做好監控的動作。
去年十二月廿一日,海巡署人員在金門外海查獲六隻被丟包的紅面鴨,當時韓國剛爆發禽流感,使得海巡人員提高警覺,即刻將鴨子打撈,並採樣送驗,鴨子則予銷燬。十二月三十一日,農委會確定鴨子身上帶有H5N1病毒。
詳細基因序列比對結果前晚出爐,發現這批大陸病毒鴨身上帶的高病原性流行性感冒病毒核酸序列,與編號1196越南型H5N1的相似度高達百分之九十六以上,其中,H5是百分之九十七,N1是百分之九十六。讓農委會官員當場傻眼,緊急通報美國NCSI研究所的基因銀行,盼能儘快解開謎團。
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林士鈺表示,這批被查獲的丟包紅面番鴨,由於是在海上被查獲,並且在採樣後就立即被銷毀,因此沒有入侵臺灣或金門的可能。他也強調,假如入侵,以病毒發病的速度在幾小時到七天之內就應該會發病,家禽死亡率百分之百,所以沒有入侵的疑慮。
不過,這批走私紅面鴨,為什麼帶有越南型H5N1禽流感病毒?農委會還在追查可疑的來源。農委會推估,大陸禽流感疫情恐怕早已跨越國界,與越南禽流感交叉感染,情況比外界想像得還要複雜、嚴重。
農委會不敢大意,決定將金門列為重點監測區域,包括天上飛的候鳥,地上走的家禽,一隻也不放過;解禁時間,無限期。根據聯合國獸醫組織的規範,曾經到過禽流感疫區的人在七天內盡量不要接觸家禽飼養場,基於中南半島與中國大陸相繼成為高病原性禽流感疫區,因此農委會也呼籲最近曾經到過這些國家的民眾,在七天內盡量不要到養雞、養鴨場,以免造成疫情擴大。
金門走私鴨帶H5N1禽流感趨嚴峻
- 2004-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