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婦女隨著年華的消逝,卵巢功能逐漸衰退而在停經前後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如心血管系統的熱潮紅、心悸、出汗、眩暈等症狀;精神情緒系統的頭痛、頭暈、耳鳴、焦慮不安、煩躁易怒、失眠、情緒不穩等,和內分泌代謝障礙的月經紊亂、雌激素降低致陰道萎縮、尿頻、尿失禁、皮膚瘙癢、骨質疏鬆等更年期障礙。
國內婦女平均停經年齡為49歲,更年期持續時間約8至12年,期間的不適症狀,現代醫學主要採用雌激素治療,但由於雌激素和子宮內膜癌變關係尚未明確,是否使用雌激素治療意見分歧大。近年來則有用植物性激素─大豆異黃酮替代使用的情形。
中醫治療則以腎為主。腎陰不足者常見周期紊亂,量少或多,色鮮紅,心煩易怒、頭暈耳鳴、視力模糊、失眠多汗、面部烘熱,舌經脈細數。宜補益肝腎,滋陰潛陽,方用左歸飲或杞菊地黃丸加減。
由於腎陰不足心火擾動,會發生心煩、失眠、多夢、怔忡、心悸等類似神經官能症的「心腎不交」症狀,宜滋陰降火,而交心腎,可用六味地黃丸合天王補心丹加減,若見神志異常,悲傷若泣,可用六味地黃丸加甘麥大棗湯加減治之。
腎陽不足者見月經延遲或隔數月來一次,白帶量多清稀,精神不振,面色晦暗、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苔薄白、脈沉細無力。宜溫養脾腎,可用右歸丸加減。腎陰陽兩虛者,見月經紊亂,經量或多或少,頭暈耳鳴,腰酸乏力,兩足欠溫或烘熱,宜補腎溫陽,可用二仙湯加減。
針灸療法也有助於改善更年期障礙;平日臨睡前可用蜂王乳五毫升,以溫開水沖服。飲食療法則可依體質,腎陰虛用百合蓮子雞蛋湯,腎陽虛用核桃芡實蓮子粥食用。
更年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應消除對更年期的顧慮和精神負擔,保持心情舒暢,注意睡眠,適當的作息,飲食方面要適當限制脂肪類及糖類物質,多作運動增強體質。
更年期婦女應半年至一年定期作健康檢查,尤其應進行婦科檢查;包括防癌檢查,必要時加作內分泌檢查。而在進行婦科手術時,應盡量保留無病變的卵巢組織,以防止更年期症候群的發生。
傳統醫學 中藥調理 更年期更年輕
- 200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