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電子報 】朱建陵/北京十七日電、王銘義/台北報導 中共上月邀請台灣「有關農漁業民間行業組織」和「主管部門委託的民間機構」,於五月上旬就台灣農產品零關稅輸往大陸的技術性問題進行協商,但最終沒有任何台灣團體至北京,致使協商破局。中共國台辦(新聞、網站)經濟局副局長劉軍川表示:「如果台灣方面提出陸委會和海基會的人員參加協商,那麼我們認為是不適宜,不符合實際、無誠意的」。
劉軍川今天在國台辦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從兩岸包機(新聞、網站)的協商經驗證明,兩岸民間組織就事務性、業務性問題進行協商並做出安排,是目前形勢下協商解決兩岸事務性問題的有效、務實辦法。
他說,大陸對台灣農產品進行零關稅措施,這是大陸單方面惠及台灣農民的措施,本來是可以單方面實施的,但為了更好的規範解決台灣農產品進口大陸所涉及到的原產地認證、檢驗檢疫和直接運輸等技術性問題,大陸才邀請台灣相關機構協商。
雖然中共在四月間即發出邀請,希望能在五月上旬進行協商,但據了解,由於並沒有任何台灣團體應邀至北京,至使這項協商破局。此前,有消息說,台灣陸委會、海基會(新聞、網站)表達了參加此項協商的意願,但大陸方面並不同意。劉軍川甚至批評台灣方面這種要求是「不適宜」、「不符合實際」、「無誠意的」。
北京業者表示,台灣主張類似的協商是「官方協商」,而中共則堅持「民間協商」。
大陸國務院台辦經濟局副局長劉軍川昨天在北京指出,台灣的陸委會和海基會人員不宜參加台灣農漁產品輸入大陸零關稅的協商。陸委會隨後發表聲明指稱,中共方面只重宣傳,卻未見積極協商作為。
陸委會強調,從去年六月以來,有關兩岸相關議題之協商安排,雙方均指定窗口,並已進行相當長時間的溝通連繫,對於中共方面不願透過雙方認可的機制積極進行溝通與尋求共識,卻一再對外釋放口惠實不至的說詞,令人無法理解中共的誠意。
拒我官方代表 農產輸陸零關稅 兩岸協商破局
- 2006-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