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無殼蝸年 『用房租付房貸』,是划算還是負擔?!

  • 2006-12-19
 (東森新聞)沒有人想當一輩子的無殼蝸牛,據統計:租屋族中有高達七至八成的人正在做購屋打算。房仲專家建議,目前房貸利率仍處低檔,加上建商大量推案,購屋者議價空間加大,此時是看屋選屋、揮別無殼蝸牛的好時機。究竟,用房租來付房貸,划不划算?現讓我們來看幾個例子。
 例1:單身族用房租付房貸,擁有林口小窩現年三十歲、單身的李小姐,家住新竹,因工作因素在台北嘉興街租了一棟房子,每月房租約8000多元,工作八年多她衡量一下,她每月付出去的房租錢,還不如拿來繳房貸當作儲蓄,不論未來結婚或仍單身,都可擁有一件自己的生活保值資產。
 後來李小姐看中林口長庚對面一棟總價300萬元的22坪房子,因採首次購屋利率,每月大約僅須繳1萬2千元的房屋貸款;另外,李小姐還把其中一間房間,隔出來分租給在附近上班的護士,每月4000元的房租收入,讓她可用來繳水電、公設費等;交通上,李小姐說,她每天坐長庚醫院往來台北的交通車,不到30分鐘就可到台北市,又經濟又方便。用房租付房貸划不划算?李小姐說,這是個長期的人生規劃考量,雖頭一、二年會覺褲帶要勒緊些,但是個很好的「強迫儲蓄」 的方法。
 例2:一家四口住新窩,鄰近台中美術館在台中美術館附近上班的張先生,一家四口,去年在美術館附近買了一棟二房格局,總價共280萬元的房子,若以3%利率計算,他每月繳的房貸大約為1萬多元。比起他之前租房子,雖現在坪數小了點,但房貸開銷比當年的房租還少了約1000元。張先生說,看屋選屋地段很重要,他看了十多棟房子,結果選下這棟,交通、生活機能都很好。
 例3:四兄妹合住一房,省下4筆房租費陳小姐老家住基隆,一家四個兄弟姐妹全在台北工作,各自分租四處;這一、二年,他父親希望幫他們在台北找一棟房子,一方面四兄妹住一塊有照應,一方面可用「一筆房貸」省下「四筆房租費」,他們找屋訂出的標準有三:總價500萬元以內,有三房格局;交通四通八達,可讓在各處上班的兄妹都方便。
 他們從去年開始看屋,結果今年10月在汐止終選定。陳小姐說,汐止現已確定沒有水患的困擾,當地的房價、屋種格局,都符合他們需求;最讓他們滿意的是,從汐止坐火車到台北市中心只要20分鐘,這獲得他們四兄弟姐妹的一致同意。房仲業務員帶他們到各處看房、比較,最後拍案敲定的這棟成屋,屋齡很新、屋主又保養的好,算下來每月支出房貸約1萬8千元,比起之前每月四筆房租近3萬元,實在是經濟許多。
 看了以上的例子,接下來就進入「如何擁有人生第一棟房」實用教戰守則。年輕的首購族,由於缺乏購屋經驗,常會因太衝動而錯下決定;或是,過於謹慎小心、害怕生活消費型態改變,遲遲不敢做決定,一年晃過一年,還是個無殼蝸牛。房仲專家說,其實只要朝幾個大方向,一步一步蒐集資料,就可找到讓自己滿意的「人生第一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