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竟瑋/南竿報導】由縣府文化局所編撰的「世界遺產潛力點-馬祖戰地文化」海報問世,在馬管處諮詢台可以看到最新版本。這份深入淺出的文宣,以民國四十年代,「老馬祖」熟悉的保防標語為題,讓當年在馬祖成長的軍民們不禁莞爾,懷念那個肅殺卻溫暖的前線時光。
由縣府文化局所編製,約四開大小的這份「戰地」文宣,造型模仿軍管時代,馬祖每個村都會出現的公布欄,有「新聞政令」,也有「保防的話」,由政委會及馬祖日報提供軍民新知,與對內宣傳。隨著科技進步,這樣的傳播方式也逐漸走入歷史,不過卻是馬祖的戰地文化所不可或缺的部分。
因此,文宣一個部分就是在介紹當年的「精神武裝」-隨處可見的標語、牌坊,還有雕塑品,說明了馬祖戰地生活的心理層面。此外還介紹防空洞、軍中樂園、以及別有洞天的戰備坑道,當然少不了堅固的海防據點,居高臨下的觀測所,還有指揮部。
配合深入淺出的解說,讀者可以了解這些戰地景觀的位置,在馬祖四鄉五島哪個角落,還有為什麼會形成這些景觀,每個據點或標語背後又有怎麼樣的故事。馬祖人生活在戰地當中,可能對為數眾多的碉堡還有坑道習以為常,其實學者和專家對此是好奇的。
在行政院文建會文資總管理處籌備處的支持下,民國九十八年文化局開始進行「連江縣世界文化遺產推動計畫」,展開各種申請加入世遺的準備工作,成功大學教授傅朝卿甚至以馬祖戰地文化的論文,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受到各地文資專家的矚目,這些外在肯定,仍不為眾多馬祖鄉親所了解。
縣府文化局說,地方的投入與居民參與,是推動馬祖加入世遺很重要的動力之一,也是一項評分因素,如果在地居民也認同這些軍事景觀的文化價值,國際組織才有可能加以認同,所以,馬祖戰地文化景觀成為馬祖鄉親的心中資產,第一步便是讓鄉親認識世界遺產,以及認識馬祖文化之於世界的特殊性。
除了編撰記事本型態的說帖以外,縣政府還印製了多份「保防的話」造型的海報,提供居民與旅客閱覽,鄉親也可以透過專業審訂的解說詞,向朋友們介紹自己的「戰地家鄉」。走過硝煙的歲月,金門、馬祖迎接了和平,無所不在的軍事影響卻深入了居民的生活空間,也滲透進思考與生活習慣。就連民間信仰,也被當時的軍管政府賦予教忠教孝的意涵,拿一份這個文宣,您可以知道更多。
世界遺產潛力點─馬祖戰地文化海報問世
- 2012-03-01

由縣府文化局所編撰的「世界遺產潛力點─馬祖戰地文化」海報問世,造型模仿軍管布告,內容深入淺出。(圖/文:邱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