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曹重偉報導】每年國內都會發生因為爆胎,導致車輛在路上翻覆,造成嚴重傷亡的慘劇,標準檢驗局馬祖辦事處特別呼籲大家做好輪胎壽命檢查,讓您安心上路,平安回家!
開車出門常常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一般人通常只會注意引擎的運轉情況,卻往往忽略輪胎的重要性。輪胎就像車子的手和腳,好的輪胎不僅幫助省油,讓車行順暢、乘坐舒適,更能避免打滑、失控或意外爆胎引發車禍。而一般輪胎更換時該注意的重點包括:
一、四輪是同一品牌、同一款式的輪胎:車輛安裝輪胎時,必須確保車輛在不同的模式行駛的穩定性、平衡性及操控性,四個輪胎建議需安裝同一品牌、同一款式。
二、左右側的平衡也非常重要:就像人在行走或跑步一樣,透過左右邊相同運作達到完整的支撐,一旦單腳發生狀況,身體也會變成容易受傷;所以更換輪胎時左右輪胎同時保持平衡,也被列為重要的安全指標。
三、如果狀況許可、最好一次更換四輪:輪胎平均磨耗約4萬Km至6萬Km,如果要延長使用壽命,就必須養成每1萬Km前後輪對調的習慣。不僅可使四個輪胎的磨耗更均勻,並可延長使用壽命,每次對調時也能檢查及了解輪胎磨損狀況,當對調3至5次之後輪胎也到了更換時機,最好還是一次更換四個輪胎,也更能提升行車安全。
四、如果只換二輪、新胎最好裝後輪:如果沒有習慣對調輪胎,台灣地區的消費者多屬前驅車輛,所以前輪磨損會較後輪快,但由於一般車款後輪並不連結到車輛的轉向軸上,因此在行駛時很難去控制其抓地力,將新胎或是磨耗情況尚佳的輪胎安裝在後輪位置,可降低後輪抓地力不足或爆胎導致車輛甩尾失控的風險,比較艱難的路面環境下也可以得到較好的抓地力,降低危險發生的機率。
馬祖辦事處也提供一些安全檢查與購買小撇步供鄉親參考:
一、輪胎的胎面上有許多的三角型標誌,如果已經磨到標誌,就表示需要更換新輪胎了。
二、除了目視輪胎有無老化、龜裂、不規則凸起或變形外,也可以把10元硬幣放在胎紋中間突起的檢測點上,從側面平視,完全看得見蔣公像衣領下緣(如圖),表示胎紋不足1.6 mm,就該換輪胎了。
三、購買或換裝新輪胎時,應注意胎邊標示製造日期4位數字,前2位數為出廠週數,後兩位數為西元年(如圖),超過製造日期6年之新輪胎不得安裝於汽車。
攸關人命 標檢局馬祖辦事處籲鄉親做好輪胎檢查
- 2016-03-11

輪胎的重要性不可輕忽,標準檢驗局馬祖辦事處特別呼籲大家做好輪胎壽命檢查,讓您安心上路,平安回家!(圖:標準檢驗局馬祖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