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家庭教育宣導 講師主講擁抱孩子、創造安全依附感

  • 2018-02-01
 今年內政部移民署新移民家庭教育宣導系列活動開跑,1月場次邀請到資深講師吳艷青主講「擁抱孩子、創造安全依附感」,期許大家一起努力重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圖/文:曹重偉)

 今年內政部移民署新移民家庭教育宣導系列活動開跑,1月場次邀請到資深講師吳艷青主講「擁抱孩子、創造安全依附感」,期許大家一起努力重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圖/文:曹重偉)

 【記者曹重偉報導】今年度內政部移民署新移民家庭教育宣導系列活動開跑,1月份場次20日下午在珠螺藍灣舉辦親子講座,邀請到資深講師吳艷青主講「擁抱孩子、創造安全依附感」,指出家長如果希望孩子未來能夠幸福快樂,為人父母責無旁貸,現在開始一起努力重建與孩子的安全依附關係!
 為加強新移民婦女的生活輔導,提升她們在台生活適應能力,特由內政部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連江服務站主辦,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推出新移民家庭教育宣導系列活動,期能順利適應我國生活環境,共創多元文化社會。
 20日家庭教育研習由吳艷青主講,她說人生中有許多風浪,每個人都需要有安全的避風港。當我們生命中遭遇危難之時,更需要身旁有安全的依附對象。讓我們在焦慮的狀態中,心靈能得到撫慰與鼓勵。所以,讓孩子擁有安全的依附感,才能讓他們人生中,得以勇往直前,平安渡過。
 她進一步讓大家認識依附理論,是近年來探索人際關係及愛情關係時不可忽視的重要理論,最早來自於嬰兒和母親的互動關係,隨著心理學家的研究,漸漸地被帶到了成人與伴侶世界當中。透過這個理論,我們可以看到它最初的樣貌到近期的研究結果,並提出一些可能可以應用在生活中幫助自己找回安全感的方式。
 依附類型形成的關鍵在於安全感,穩固的安全依附感對於一個人能不能夠順利發展自己的人格、健全的心理功能,以及能不能夠調適好自己,順利地適應這個社會等,都是很重要的關鍵。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在成長過程中獲得穩固的安全感,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時常被父母親冷落,或是經歷了同儕的排擠,使得他們很難獲得穩定的安全感,而這些人就有可能發展成為不安全型依附。
 他強調關在在於擁抱孩子,創造安全依附感,童年時期親子依附關係的好壞,會影響未來的性格與人際互動。從嬰兒時期一直到兒童期,孩子與母親(或其他可依附的家人,比如說父親,祖父母等)如果能建立一個溫暖、親密、而且長久的關係,對於大腦的所有發展都有益處。
 同理可推,如果照顧者長時間與嬰兒分離,再次見面時嬰兒所表現出的生氣、憤怒、甚至對照顧者拳打腳踢的行為,正代表著他因分離而焦慮,由愛生恨的情緒發洩。不論是兒童或是成年人,擁有安全依附關係的比例人口,大約只有六成左右。而最極端的那些不安全依附者,未來可能在人際和愛情的路上,就會走得非常崎嶇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