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場合,常常可以聽到某些人的抱怨,認為自己的生活過的不如意、不順心,財富比人家少、運氣比人家差。當然,他們可以在短時間就獲得其他人的同情,但這些人通常不太受歡迎,甚至他們本身就時常感到不快樂。因為抱怨往往無法解決問題,換個角度來說,抱怨本身就是一種問題。
一個思維健全的人不會經常抱怨,而且絕不會抱怨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例如:天氣太冷、飯太硬、書太厚等等。遇到問題的同時,他們所思考的是如何快速的解決,而非一個人躲在牆角自怨自艾。因為他們心理明白,持續的抱怨和牢騷滿腹只會增加別人心理的不滿,儘管這能使你得到別人的安慰,但這些對於問題的排除往往無濟於事。於是,到頭來你還是得自己面對問題。抱怨所造成最大的困擾,就是你把思考如何進行下一步的時間給浪費掉,並且將自己的情緒搞到最低朝。
世界上最令人難以接受的抱怨不外乎兩種:一、是告訴別人你很累。二、是告訴別人你覺得身體不舒服。如果你覺得累,你大可以選擇其他的方式解除自己的疲勞,好好睡一覺,亦或是享受個大餐。但向另一個人抱怨,這無異是對於他人的一種損害,而且這樣也不會使你感到好受一些;這也適用於上述第二種情況。當接收你抱怨的人對你的情況「感同身受」的同時,也意味著他們的心情和思緒正感受到某方面的壓力。
要如何避免自己過於繁複的抱怨呢?可以試試下面這一種做法|細心的記下人們在談話中有多少時間是在抱怨,抱怨自己、抱怨他人、抱怨天氣、抱怨物價等等。事後你在問問自己:「在這麼多的牢騷之後,真正解決問題的有多少呢?」「又誰是真正的關心了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呢?」這樣一來,當下一次你要再抱怨時,就可以想想那些徒勞無益的抱怨,是否真的具有意義。
別活在抱怨裡 一九四旅 丁介明
- 200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