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恙蟲病

  • 2007-08-27
  上圖:恙蟲放大圖。

 上圖:恙蟲放大圖。

 每年夏令期間為恙蟲病好發季節,並以金門、馬祖、澎湖及花東等外島偏遠地區為高危險地區。鑑此,防衛部特提供恙蟲病防治措施,籲請本島官兵居民加強防範。
  壹、何謂恙蟲病:
 恙蟲病是帶有恙蟲病立克次體之恙蟲(如圖1)叮咬而感染的急性發熱性疾病,大小約0.2~0.3mm,肉眼幾乎看不見。當被具傳染性的恙蟲幼蟲叮咬後,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體,老鼠是恙蟲最常見之宿主。
 貳、恙蟲病的症狀:
 立克次體隨恙蟲唾液注入人體後,病患經過9至12天之潛伏期而突然發病,首先會有惡寒伴隨頭痛及淋巴腺病變,接著會發高燒到攝氏39℃以上且發疹(如圖2),這時候身體上會有被叮咬之螫口或焦痂(如圖3),必須經驗很豐富的醫師才能即時診斷出來;所以如果有上述症狀,應提醒醫官,曾經去過恙蟲病危險地區,如此才能正確診斷,對症給藥,早日康復。如未治療,嚴重時會有血壓下降、意識不清、肺炎、心肌炎、脾臟腫大。
 參、恙蟲病的預防:
 一、在野外旅遊或操課時,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注意不將皮膚暴露,最好穿長袖衣褲、靴子、手套等,每日沐浴換洗衣物。
 二、進入流行地區持續塗抹防護驅蟲藥劑,以防止恙蟲叮咬。
 三、營區定期除草,做好環境衛生工作。
 四、落實「不讓鼠來、不讓鼠吃、不讓鼠住」之防鼠三不政策。
 肆、恙蟲病的處理:
 一、出現頭痛、發燒(38℃以上)、出疹及被叮咬之螫口或焦痂等疑似症狀,立即送醫診治。
 二、告知醫師旅遊史及症狀,以確定診斷。
 三、恙蟲病高危險地區醫官如發現疑似症狀之求診患者,可先給予口服四環黴素,同時後送醫院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