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吳祥瑞/南竿報導】日前亮島60週年紀念活動,邀請到登島英雄李承山老師榮耀參與,怒濤勇士重返舊地,憶起當年事蹟,歷歷在目,希望藉口述從前,將歷史重現,使不畏艱難、徹底奉獻的愛國信念永續流傳,也讓駐守亮島的部隊弟兄效法其精神,執干戈以衛社稷,永保北疆安全。
李承山老師24歲時,被任命為反共救國軍指揮部海上特種突擊隊(兩棲連的前身)第一任隊長,其成員的選拔,需由每個師的指導員及保薦後,始得加入突擊隊。李老師加入後,突擊隊在民國40年至43年之間,於金門實施訓練,訓練基地在料羅灣,部隊至民國45年,才由金門移防到東引,從此李老師便長駐東引。
亮島位置介於北竿及東引之間,如果被共軍佔領,其水域就會被切割佔領,李老師因而授命率領石卓鳳、張濤、田錦鵬、張火金、張亞枝與楊永順六位同袍,於民國四十年五月底,前往亮島完成「精神佔領」。
此後,突擊隊便在金門實施訓練,李老師受命訓練隊員各項戰技,務必嚴格進行,游泳項目最令其印象深刻。不會游泳的新進隊員,便用強迫的方式訓練,將之丟入海中,要求游滿1000公尺方能上岸。在精實的訓練下,所有突擊隊員均在最快時間內學會游泳,爾後移防至東引。突擊隊在東引期間,持續對敵人實施情報蒐集、滲透等任務,一直到張立夫將軍任指揮官期間,大陸魚雷快艇對突擊隊產生極大威脅,才停止相關任務,民國55年李老師離開東引,前後總共待了11年。
突擊隊在東引期間,成立了先鋒隊訓練營,其中最令李老師難忘的,是更為嚴格精實的訓練。體能戰技的訓練方法,是採徒手登壁方式,從天昇堡下方攀爬至東引燈塔,困難度及危險度均相當高,也讓先鋒隊訓練營,擁有「無堅不摧、無攻不克」的戰力,進而達成保國衛民的神聖使命。如今再次踏上亮島,李老師期許這份使命,能藉由這次紀念活動與歷史口述,永續流傳,為後代子孫樹立愛國典範。
怒濤勇士憶當年 海上特種突擊隊長李承山英勇事蹟回顧
- 2011-07-18

左圖:嚴格精實的雙人節橋訓練。右圖:突擊隊駐地東引期間,李老師於東湧燈塔前留下身影。(圖:李承山老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