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們都忘了馬祖」心得感想/機步連一兵羅康任

  • 2011-11-14
 記得還在新訓單位抽籤時,我是最後10個抽籤的,當時籤中還有大約8支中部地區籤,心裡還想說:爽到了,一定在家附近當兵的啦。輪到我抽籤時,抽15號籤!莒光地區指揮部!
 我愣了一下,這地區剛剛有聽別人抽到過,對我來說是新的名詞,當時詢問附近的弟兄,有人說在金門,有人說在東部,沒人能確定,最誇張的是有位看起來飽讀詩書的弟兄告訴我:「莒光地區唷!我知道,那地方在桃園,就是拍每週莒光園地收視的製片廠,那地方很涼啦!吹冷氣又能和明星們接觸,還有機會上電視呢!」沒想到等我拿著籤條去登記時,作業文書笑著問我: 你知道莒光在哪裡嗎?我說金門或桃園吧。他抬頭用那看似笑到會彎的雙眼告訴我:在馬祖!
 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台灣,從出生到現在,我離台灣這塊土地最遠的經驗,只有以前校外旅行去七股潟湖鹽田坐竹筏,不然就是去公園盪鞦韆的時候,腳才曾離開過這我出生的台灣。頭一次搭船,晚上在臺馬輪船舷邊看著基隆港慢慢遠去,看著台灣的燈光漸漸黯淡然後消失,剩下微微的月光還能讓我看到船駛過而破開的浪花。其實,若不是當初抽到了馬祖,我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馬祖還有分南、北竿和東、西莒呢,來之前還用google搜尋了莒光地區指揮部…搜尋無結果,這讓出現在遙遠海平面上的綠色影子更添上了神秘感。
 它不像都市般商業繁華、生活便利,卻有著鄉下的幽靜小道及熱情居民,這便是我對馬祖的第一印象。用石頭砌成的住家,村民還很自豪的說:就算砲彈飛來也打不穿;沿山建造的戰備道及綠茵步道,也是大家熱愛走的捷徑。在這裡過去曾是數千駐兵及居民的熱鬧景象已不復見,現今島上大多剩下老人小孩開著雜貨店、小吃攤,過著近乎閑淡的生活,偶有活動、節日方能看見大量遊客和從外地工作返家的青年,那時,又將是熱鬧景象重現。晚上輪夜哨時,看著高聳的燈塔夜裡射出明亮的光線轉阿轉的,彷彿向世人炫耀一般,這裡,巷弄道路清潔、房屋瓦舍特別、居民熱心團結,在這裡我看到了國家的「共榮共興」口號在此實踐!
 或許,有如【原來,我們都忘了馬祖】這本書中作者寫的:「將來有這麼一天大多數來到馬祖的,將不再只限於軍人,還有更多想放空自己、尋求心靈抒發的旅人,捕捉這座島的一顰一笑,也可能是失意的都市人,想重新找回最單純的自己。」或許,在這只有冬天和夏天兩種季節的地方,在這有著無數不曾見過的昆蟲、生物的地方,在這有著特別風土民情的地方,曾經來過並留下足跡帶走回憶及照片的人們,一定不會只有我記得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