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衛生巡迴宣教-南竿聯保廠

  • 2012-03-12
 志工媽媽鳳姊與在場官兵弟兄們合影。(圖/文:毛揚之)

 志工媽媽鳳姊與在場官兵弟兄們合影。(圖/文:毛揚之)

 【特約記者毛揚之/南竿報導】為使防區官兵暸解心理與生理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本次馬防部心理衛生中心舉辦心理衛生巡迴宣教活動,由志工媽媽鳳姐擔任主講人,至馬支部南竿聯保廠授課,在場官兵無不熱情期待課程的到來。
 本次志工媽媽帶來的宣教活動主題為以快樂對抗憂鬱,迎向無憂人生,課程當中鳳姐表示;心理醫學院的研究指出,快樂的人比較喜歡自己,也比較喜歡別人;比較喜歡與人互動、比較大方、人際關係比較好;容易找到特別有成就感的工作;生理上免疫力較強、也較為健康,也較不快樂的人更為長壽。
 鳳姐特別強調,有錢不一定會比較快樂;比起富有的人,往往一般人更能從日常簡單事物中獲得樂趣,工作或生活中給予物質層面的獎勵,不見得會提昇精神層面的快樂;再者,大規模的國際調查發現,有能力支應生活的必需品之後,國民生產毛額與快樂之間並沒有相關性;這些調查顯示,物質上的享受並不是快樂的主要源頭,試著找尋能夠充實自身內心的事物,才是擁有快樂的不二法門。
 而針對防區弟兄每週莒光課程所使用的大兵日記,鳳姐建議使用隨筆日記的形式描述對事件的深層想法與感覺,會使人自信心增加與更快樂,健康問題也較少,如果每週三到五分鐘寫下過去一週感恩的五件事,研究結果顯示,會變得快樂許多,對未來比較樂觀、身體比較健康,運動量也大幅增加。同時也希望弟兄們在生活中能多與其他人分享,研究指出,每週做五種不花錢的善事,連續作六週,快樂感就會增加。一天之內作完的增加幅度最大!
 課程尾聲,鳳姐邀請在場弟兄們提供自身與他人分享的經驗,同時也再次提醒,鼓勵弟兄彼此幫助,就能減少情緒不穩的狀況,也能將快樂的情緒傳達出去,不僅造福自己也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