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霧繚繞.馬祖/馬防部砲兵群群部連/二兵 彭健倫

  • 2012-04-02
 昨夜,微涼的水氣輕撫正站夜哨的我,無聲無息的襲來似薄紗罩頂,一層一層靠近而又遠離,預告了今日是個雲霧裊繞的一天。「每年的三到五月是馬祖地區典型的霧季,雖然這段期間因為東北季風鋒面威力一波比一波減小,但北方的冷空氣與南方的暖空氣相會,在華南地區容易產生霧氣,微弱的鋒面不易將霧氣吹散……。」氣象新聞說。
 馬祖的霧不似在台灣時所見的一般,它不易散,有時大霧會導致機場關閉數日,讓往來的旅客急的跳腳卻又莫可奈何;時而濃時而淡,即使在平地你都可能被飄散的霧氣所包圍,霧濃時甚至能見度不足十公尺。遠方的山在雲霧飄渺間隱藏更顯神秘,卻也讓遠來的遊客驚喜萬分,而時有「霧」外之趣。對在馬祖當兵的阿兵哥來說,返鄉休假一直是大家口中的大事,往往在這季節交換之際,因一場霧而耽誤返鄉的時辰也有所耳聞,當然對焦急返鄉的阿兵哥來說,等待的心情像時開時關的機場般令人折騰且焦慮。甚至聽過,前五分鐘飛機才落地,後五分鐘卻因霧起而面臨關場的命運,更是令人扼挽。何時會霧散呢?連氣象專家都說不準!
 不過,霧起也為這彈丸之地帶來豐沛的水氣,讓沿路所植的山櫻花開的特別嬌豔欲滴,令旅遊至此的背包客因目光被吸引而駐足欣賞,或拿起相機拍下這片刻的美麗身影。難散的霧氣伴隨而來的往往是綿綿細雨,就如以前從書本上看到的一樣「春雨沙沙,春雨沙沙,細如牛毛,飄飄灑落,飄在果林,點紅桃花。灑在樹梢,染綠柳芽,落在田野,滋潤莊稼……」讓這片原本死灰之土地,草木萌動,百草新生,趕走嚴冬所留下的孤寂,為枯枝抽出新芽而歡呼,為眼前的風景塗上一片翠綠迎接卯月的到來,皆是這片霧所帶來的賀禮。
 自古文人騷客所做的詠「霧」詩,在此時也別有一番樂趣,如:南朝梁•蕭澤(詠霧)詩:「從風遺細雨,映日似浮塵。乍若轉煙散,時如佳色新。」 隨後,宋代的葛長庚於(曉行)首段寫道:「雨余花紅滿紅橋,柳絮沾夜泥不消。曉霧忽無還忽有,春山如近復如遙。」而有香山居士之稱的白居易更巧妙「霧」的形容,巧妙的轉化為情詩:「花非花,霧非霧,夜半來,天明去。來去無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充分把霧的朦朧美及捉摸不定表達的淋漓盡致。
 片刻,歷久不散的濃霧溶化為細雨落在這片土地上。被雨打散的山櫻花落得滿地豔紅,美的一蹋糊塗;山色被雨洗滌後而顯得翠綠明亮、生機盎然,為冬盡而欣喜;而我呢?也在雨後為自己的心情畫上一道彩虹,並把這一切記錄在我在馬祖當兵的第1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