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萬物,從「心」開始/馬防部支援營彈藥連上尉陳俊諺

  • 2015-11-30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若是無法調整心態,自然容易感到重重壓力、怨聲載道,每天都處於不愉快的狀況。近年來因為少子化的關係,新進官兵需要多些空間與時間來「接受自己、他人及環境」,勇於接受自己正在調整、適應,接納他人的指導建議與磨練,迎向環境的挑戰和考驗,才可以正視環境上的壓力,轉念成正向的力量。
 倘若人們缺乏生活的動力,當然無法開啟「心」活力,所以要為自己找尋一個出口,一個有陽光的出口。有健康的心理,在遇到困難或挫折時較不會慌張失措或垂頭喪氣,用積極正面的態度去面對生活中遭遇的打擊或失落,並尋求適當心理輔導與幫助,進而從中獲得豁達的生活態度,懂得在情緒低潮時自我調適、排解,做情緒的主人而不被情緒所左右。
 所謂健康的心理行動,重點在於「包容」,以正向的角度看待事物,減少抱怨與指責,蓄積正面能量與保持愉快的心情。遭遇逆境時,接受自己的不足,轉化想法試著找出解決方案;接受他人的差異與缺點,適時關心周遭朋友;接受環境的瞬息萬變並調整自我腳步,以包容、豁達的心面對,邁開步伐,才能淬煉出更耀眼的光芒。
 正面的壓力是助力,如果沒有適度的壓力,就不會有前進的動力,如海浪拍打在岩石上,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學習有效的情緒管理,積極做好心理防護,自然可享甜美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