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鹿懷舊之旅 沉浸大坵之美

  • 2016-02-29
 (左圖)象徵不畏艱難的大坵堡。(右圖)國寶梅花鹿現蹤。(圖/文:張岳文)

 (左圖)象徵不畏艱難的大坵堡。(右圖)國寶梅花鹿現蹤。(圖/文:張岳文)

 【特約記者張岳文/北竿報導】矗立於汪洋中的小島-大坵,宛如被世界遺忘的珍珠,與世無爭,加上特有氣候及環境,使大坵島成為了一座富有自然生態的樂園。
 面積僅0.69平方公里的大坵島因周邊海流湍急,漁產豐富,不但是釣客們眼中的磯釣勝地,更是維繫北竿漁民生計的重要漁場,此外盛產的紫菜,退潮時附生於礁石上的紫菜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光閃耀,因此也獲得了「金山」的雅稱;也因位處候鳥遷徙路線,國寶級的燕鷗將這小小的島嶼推向世界舞台,吸引各國的愛鳥人士慕名而來。
 此外,這座島上還孕育著一群國寶-梅花鹿,於民國70年代由馬祖農業改良場野放,在沒有環境破壞及人為獵捕的優良條件下,復育至今,將近200頭的鹿群奔越於山稜海濱之中,成為台灣國寶復育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而珍貴的中藥材-南國薊更遍佈植被地景。
 因歷經戰地政務時期,山腰上處處可見國軍駐紮的據點遺址與設立的國小分校,在保衛家園的同時也不忘為文教略盡綿薄之力;沿著步道向山頂前行,聳立頂巔的大坵堡有著勇士的雕像,象徵著國軍不畏艱難、戍守國疆的毅力。
 如今含藏瑰寶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過去無情烽火所淬礪出的和平,我們期許雕像手握的刀槍只為警惕戰爭的創傷,我們期許自由的氣息一如與世無爭的梅花鹿般永遠奔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