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隨筆/老兵(一)

  • 2016-12-26
 【本部連/范智傑】
 對我,對你都是難以忘懷的日子。
 五月中旬的夜晚,我蜷縮在雲林某處無人問津的小道上,叼著香菸,看著簡訊,不知怎地,手機的畫面突然愈來愈模糊,不管如何擦拭依舊如此,隨即,一陣風吹來一股濃厚的煙硝味。
 民國二十六年,日本侵華,中國各處戰火連綿。
 某處戰地,國軍正頑強抵抗日軍的攻勢,縱使明白是場難以避免的敗仗,至死方休。此時,一名青年孤身衝出陣地,以嫻熟的身法,穿梭在槍林彈雨之中,一槍又一槍,擊斃了兩名鬼子。
 「啊!」忽然,一聲狂吼,青年抱住一隻右大腿。
 「快!把羅仔拉回來。」
 一群人不懼子彈,把眼前的弟兄救回來,戰場是殘酷的,救人小組活生生被敵人當作活靶,五名士兵只剩一位將羅仔扛回來,不久,國軍潰敗,一個連隊剩不到三十人。這時,沒人注意到羅仔的眼淚與抱歉。
 我也沒有…
 「爺爺,然後呢?日本人跑去哪了」男孩露出懵懂的神情,期待著下一段故事。
 老人用木棍鏗鏘有力地揮舞著男孩不懂的姿勢,後來男孩才明白那叫刺槍術。「然後,等我腿傷一好,就繼續上戰場殺敵,彌補當時衝動,更是要回到家鄉,看看父母、兄弟。」老人用粗糙的手撫摸著腿上的彈痕,臉上滿是惆悵,憂傷的情緒也渲染到男孩。
 「爺爺,還痛嗎?」小手拉著羅仔粗糙的手,靠在他的懷裡,只見老人搖了搖頭。
 不痛?不痛是騙人的,長達八年的戰爭,死光多少人,流盡多少血,才獲取勝利,民國三十四年,日本無條件投降,民國政府終於等到勝利這一天。
 「羅仔你接下來想做什麼?」同袍老高問道。
 「回家吧,就只想回家,僅是如此。」
 回顧左右,多少生面孔,原本從廣東梅縣出發的一班兄弟,如今熟識的,只剩老高一人,回家不僅是自己的願望,更是替死去的袍澤回鄉看看。
 「走吧,回家!」羅仔一展難得的笑容。
 對,回家,我收拾心緒,騎上機車一路向北,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正等著我,而他也等著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