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聞的感想 中山國中 謝夢萍

  • 2004-08-14
 生活在少有戰亂、安定的現代,應該很知足,沒有什麼煩惱,但是現在的青少年卻越來越不快樂。鬱鬱寡歡的臉龐,包含著來自課業、人際等多方面的煩惱和憂慮,這除了自信不足,也因為現代青少年的抗壓性不足,克服壓力、焦慮的能力不夠,因而感到不快樂,而父母對於子女的了解不足,也稍有影響。
 「九十三年三月二十六日『建中數理資優生,在家上吊身亡』」這則新聞,不僅上了新聞頭條,更震驚了教育界。就讀建國中學一年級數理資優班的林姓同學,於石牌家中陽台上吊自殺,雖然林父立即打電話報警,通知救護車,不過兒子已氣絕多時,即使經過急救,仍然回天乏術,終於宣告不治。現場並沒有發現留有任何遺書,林姓同學在校成績也相當優異。
 知道這則新聞後,大家只能搖頭嘆息。如此人才要以自殺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和大好的錦鏽前程,縱使大家想幫忙,也是有心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國人自殺比例逐年創下新高,而輕生年齡持續下降!目前我也是國中生,不敢保證自己或是身旁的同學朋友一定不會自殺,因為我們也有著相同的壓力。
 其實,有許多事情沒有我們想的那麼糟糕,如果每個人一有挫折就自殺,我們現在不可能有如此進步、便利的生活,因為這些科技產品的形成,是由無數的失敗所累積。「只有上不去的天,沒有過不去的河。」現在,我們有了飛機,沒有上不去的天了,可見這個世界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而且,自殺要有很大的勇氣,因為要面對未知死亡。我想,連死亡都能面對了,還有什麼事無法完成?有什麼狀況會令人絕望?
 有一句話深深影響了我,「逃避,不一定躲得過;面對,不一定最難過。」許多事往往因為一念之差而抱憾終生。人生的道路上,有時好像前方沒路了,這就在提醒我們該轉彎了!因此,不論有多大的挫折、壓力,只要勇於面對,一定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當心情不好時,換個角度看世界,世界會更好;自殺的人,也一定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