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善最樂/塘岐國小 吳朝乾

  • 2008-04-12
有句話說:「助人為快樂之本。」幫助別人不僅可以解決別人的困難,更重要的是我們在幫助別人時,也獲得了喜悅以及很大的成就感,有能力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幸福。面對有需要幫助的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可以使他們和我們一起感受到溫暖與喜悅。
「行善最樂。」那麼要怎樣行善呢?行善就是去幫助有需要、有困難的人。行善不只有拿錢出去幫助別人,做善事有很多方法,安慰別人也是做善事、幫助別人搬重物也是做善事、舉手之勞替別人服務也是做善事。行善最重要的是要恆久且用心,如果做善事一日而已,跟做善事做很久的人差別很大,如果只做一日,是做好玩的那等於沒有做,如果做長期的而沒有放棄的人,日積月累,善事一定做的很多,這樣很多人因你得到快樂,自己也會得到喜悅。
行善熱心,但幫助別人要考慮自己的能力,能力大的,就多做一點,能力小的,可以少做一點,不必勉強自己,造成自己的壓力、負擔,做善事不是做面子,不需要打腫臉充胖子。幫助別人不要幫倒忙,要誠心誠意,不要趾高氣昂的幫助別人,也不能傷了要幫的人的自尊心。幫助別人不要給予別人討厭的物品,要給予別人所需要的物品,幫忙要幫對忙,可不要幫倒忙,愈幫愈忙。
助人是件好事,但是如果幫助別人做壞事的話,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助人要助人為善,不要助人為惡。如果有人沒錢、向你要錢買毒品,你應該給他嗎?當然是不,如果你幫了他,就是跟他一起犯罪了。「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助人要抱著平常心,不要求別人回報,因為「行善最樂」是來自於我看到被幫助的人臉上露出喜悅時的快樂,而不是來自他們的回饋。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因為沒有人能離群獨居,人與人互相幫助,生活一定更祥和。幫助別人不僅是幫助自己,更可以使人得到快樂,自己也跟著快樂。我們要常常行善,可以在後世積一點福報,有句話說:「能惜福的人就能行善,能行善的人必能時時快樂,這就是幸福的人生。」